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故乡二月二

  罗凤霜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听孩子们唱着童谣,农历二月二就与我们撞了个满怀。
  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小时候,就听父亲说“龙抬头”的习俗。那是个挺感人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时辰,玉帝大发雷霆,下令龙王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河干了,庄稼枯死了,人们无粮可食。病的病,死的死,大家都束手无策。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偷偷下了一场雨,玉帝知道后把他困在人间,要等到金豆开花时,才能再上灵霄宝殿。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把豆子炒熟,骗过了玉帝,使青龙重获自由。为了感谢人们,青龙于是又下了一场雨,几天后,农田变成了原来生机勃勃的样子。从此,二月二龙抬头,吃炒豆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在我的家乡,还有二月二要剃头的习俗。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家乡每逢二月二这一天,每个理发店都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去年,我带着儿子去理发,一进门就发现店里顾客盈门,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我赶紧跑过去排队。等啊等,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我们了。当我们理完头发离开理发店时,进店理发的人还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
  在许多地方流传着,“正月里不剪头”的习俗,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理发店。事实上,正月不剃头有着“思旧”的含义。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先,思念明朝旧制,也就有了“正月不剃头——思旧”这句话。这跟“正月不剃头”,最初压根就和舅舅没关系。这种习俗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朝廷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舅”,用“思念舅舅”来为正月不剃头做注解。后来,以讹传讹,“思舅”被讹传为“死舅”。
  在二月二这天,家乡还有摊煎饼的习俗。有民间传说,二月二是东海龙王的生日。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这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每年二月二,没到中午,我家就开始摊煎饼,先将荠菜洗净切成末,再把面粉加入水搅拌成面糊,然后将鸡蛋加入面糊中,放一些盐和鸡精,搅拌均匀。最后,在电饼铛抹一层油,舀两勺面糊,倒在锅中,弄成圆形,煎成金黄色翻面再煎一分钟即可装入盘中。我操作娴熟,不大会儿就能做一盆煎饼。外酥里嫩,真好吃。我喜欢蘸着辣椒酱吃;先生吃煎饼绝对一流,在饼里夹入土豆丝、洋葱、辣椒等裹着吃;大儿子吃煎饼时喜欢蘸孜然;小儿子喜欢往煎饼里裹肉吃。全家围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开 开心心。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想,无论各地风俗怎样不同,只要亲人能在一起团聚就是幸福的。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故乡二月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