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勤俭节约好家风

  谢尚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国家虽繁荣富强,人人都能吃饱饭吃好饭,但我们依然要敬畏粮食,让爷爷辈饥荒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
  记得我们小时候,父亲教我们读《悯农》,让我们知道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
  父亲告诉我们,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要经过20多道工序,这中间饱含了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父亲的话,我们都能懂。那时候,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农忙时节,母亲带着哥哥和弟弟去割麦,哥哥手蜕皮,镰刀握久了就要流血。尤其是夏天,哥哥的脚被麦茬戳破,流血了,我看着都觉得疼。弟弟年纪小,每次割麦割到哭都要继续割。打麦的时候,一家人忙不过来,我们兄弟姐妹也要做力所能及的活儿,还要请邻居帮忙。小麦收回来,摊在地上晾晒,晚上装起来,白天倒出来晒,一遍一遍翻晒,作为参与者,我们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父母从小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吃饭时,要求我们一个米粒都不能剩。在饭桌上,经常会看见长辈们把掉在桌上的米粒捡起来送进嘴里,令我们对粮食心生敬畏,我们从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养成了节约粮食不浪费的习惯。长大之后,生活条件好了,餐桌上的菜肴多了起来,我们依然坚持不剩饭。现在,国家提倡“光盘行动”,因为勤俭节约,绝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情,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行动。
  到饭店吃饭时,我们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饭菜就打包带回家,隔顿加热再吃。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忍饥挨饿,我们又岂能浪费粮食呢。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们一直珍惜每一粒粮食。前几天看父亲下田忙碌,小侄子伸手玩麦苗,被父亲制止。父亲非常宠爱小侄子,巴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送给他当玩具,唯独粮食一粒都不让他浪费。平日里,父亲对孙子孙女也是百般宠爱,但是,他从来不会纵容孩子们浪费粮食。孩子们在父亲家吃饭,父亲一定会盯着他们吃光碗里的饭,孩子们也都很听话,从来不会吃剩下一粒米,吃得干干净净的。我们也常常用父亲的话教育孩子,不许他们浪费一粒米。节约的习惯养成了,不单单是粮食,就连衣物等其他方面,我们也同样节约。
  珍惜粮食、艰苦朴素,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优良家风,我们一定会代代相传。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勤俭节约好家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