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补短板拔穷根 脱贫路上自铿锵
  

(上接1版)
  环境好了、村庄美了、群众生活更富足了
  2月26日是元宵节,陈于村村民于洪亮吃过早饭,安顿好老伴儿就开始动手和面调馅,准备包饺子。于洪亮今年63岁,患有颈椎疾病,老伴儿患有糖尿病、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老两口几乎没有收入来源,2016年被纳入扶贫帮扶对象。
  “原来的房子是土坯房,属于危房,现在搬到这里,住得非常舒服,也干净。”于洪亮一边包饺子一边说。
  2016年4月,云红街道争取上级危房改造资金,统一给贫困户危房户盖流转房。每户一室一厅35平方米、一个小院、水电齐全,工程造价2.3万元,政府补贴2.1万元,短缺的2000元由乡镇、村自筹。得知这一消息时,于洪亮一家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年6月,他们就住进了舒适的流转房。
  陈于村重新规划村庄格局,建起了文体小广场、敬老院、文化长廊等,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环境。他们还与孟氏渔业签订合同,开发了7亩鱼塘,村集体每年有4.3万元收入,光伏发电、水产养殖等项目一年收入达15万元,真正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实现脱贫。
  韩玉杰表示,脱贫攻坚不能只是数字上的脱贫,必须要让贫困户精神上“旧貌换新颜”。为此,该街道聚焦短板、精准施策,倾心打造美丽宜居环境。面对贫困村公益场所、主干路网、配套设施、人居环境长期落后的现实,街道抢抓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农村公路网格化建设、户户通工程等机遇,研究政策、策划项目,累计在15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投资近3000万元,贫困村全部实现“五通十有”,村级基础设施短板得以补齐。
  “以前的村路根本没法走,现在再看这路,又直又平坦,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时都不敢相信呢。”陈于村党支部书记郭龙强感叹,上任6年来,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村里的变化。
  贫困户有困难,直接拨打“一把手”电话
  “我们家通过政策脱了贫,但还想用双手创业致富。”梁家村村民陈子玉说。据了解,陈子玉2016年被认定为贫困户,家中有一双儿女正在读书,原本还能外出打工的他,后因母亲生病、自己患有高血压回到村里,不久妻子史桂花又患上了乳腺癌,光是手术费就花了十几万元,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虽然有国家政策和扶贫项目分红使陈子玉一家脱了贫,但他还是想通过养羊致富,2020年初便拨打了韩玉杰的电话,说明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和贷款意向。“贫困户要创业,我们必须支持,有困难第一时间解决。”韩玉杰马上联系银行为陈子玉申请了4万元的扶贫贷款。为减轻陈子玉一家的经济负担,去年云红街道将史桂花纳入扶贫专岗。
  在韩玉杰的书桌上,放着一个很旧的笔记本,这是一份云红街道贫困户的清单,纸张的边缘已经破烂不堪,纸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被反反复复地勾画。他介绍,这是3年来,他走访的221户贫困家庭的情况记录。为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韩玉杰把自己的手机号印在新年日历上送给村民。“我与全体扶贫干部下基层,走遍贫困户,并与贫困户结对子、结亲戚,留下我的手机号码,这样可以保证村民在任何需要帮助的时刻,都可以找到我。”韩玉杰说。
  不仅是韩玉杰,云红街道党工委班子齐上阵,每名成员都分配了包保户和包保村,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双组长,行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形成了街村两级一起抓脱贫攻坚的新格局。
  另外,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扶贫形式,探索村级扶贫专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有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地就近照顾老弱病残等特困户,既盘活了闲置劳动力,又让贫困户相互感受到家人般的亲情。目前,街道开发专岗51个,服务特困群体80户。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补短板拔穷根 脱贫路上自铿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