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盘河十二桥
  “郊野平畴叠碧潮,小城弥望意陶陶。多情最是盘河柳,摇曳春风十二桥。 ”这是我几年前写过的一首绝句,当时有诗友说,这“十二桥”用得省事,小杜的“二十四桥”乃为名句,你倒是打折取来用了。当时哑然一笑,不过心有不甘。小杜笔下的二十四桥考为虚指,而我所写的十二桥却是实物。
  诗中盘河乃指当下乐陵穿城而过的盘河,在明清两代盘河实为绕城而过,兼行护城河之功能。随着岁月变迁,而今的乐陵城,比之过去面积大了十数倍,盘河两岸已拓为湿地公园,成为不可或缺的标志景观和百姓休闲场所。诗中的十二桥可一一道出,当然时至今日已不止十二之数。此盘河得名于明代,不过与远古史载盘河相比尚属小字辈。《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又北,播为九河”。《尔雅·释水》说九河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盘河即钩盘河简称。
  北宋《太平寰宇记》载,钩盘河在乐陵县东南五十里。在我老家村南有地块名“河沟”,老辈相传至今,实则附近并无河、无沟,此地块西四里许有旧乐陵村,即咸平城原址,另往东十五里花园镇有东西河涯二村,当年问及长辈,两个河涯村之间怎么没有河呢?长辈称,这村名是老年间传下来的,同在一条河涯,一东一西而已,并非河东河西,而河早已湮灭,不知其所。有说法,乐陵奎台为盘古出生地,钩盘河因流经此地而得名,汉之盘县城因临盘河而得名,可见由来之久。
  明清两代乐陵境有两条盘河,南盘河即钩盘古河,已湮于清代,而北盘河即为诗中之盘河。乐陵县治于明洪武二年由咸平城即旧乐陵村迁至今址,时名富平城。《乐陵春秋》载,明初城池草创周围约三里,成化二十三年重筑并开四门,正德六年又加修筑,堵塞西门,后重开。民国初期城池尚完整,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拆除。从清代乐陵城郭图可以得知,盘河自上游来,近城分道分别绕城南城北至东关外汇合东去,与之串联的有城东南、西南两个海子,今已辟为公园;西北有白龙湾、郭家湾今迹可寻;东北有东巷子大湾,今大部分已湮灭。古代城池一词果然形象,盘河绕城而过,与城外湖泊勾连,城在河中、城在湖中,乐陵城也因此而有龟城之说。乐陵晚明著名缙绅宋槃有乐陵八景诗,其《盘波霁月》云:“东注钩盘带月斜,湾环曲曲抱城涯。浪开沧海千流润,光印碧霄万顷霞。霾去川棂生宝镜,风来水晃走金蛇。一年佳景赏心处,三五婵娟八月槎。 ”
  一条盘河见证了乐陵城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飞跃。上世纪60年代,兴修水利,盘河得到了大规模疏浚与修缮,当然仅限于引水和排水用途;30多年前乐陵撤县建市时,城内盘河与周边河道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往文雅了说,水陂芳草萋萋,夹岸绿树成荫,其实多数河道沟渠大抵如此,不过就是河内流水、河岸杂草丛生而已。
  盘河这条古老而年轻的河,真正焕发活力与生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上世纪90年代,城区盘河段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整治,河道土坡为石岸取代,南岸路边的简易商棚全部拆除,道路拓宽,路边成排垂柳,柳下用彩砖铺就人行道,市政大楼坐落在盘河北岸,正对着的人民广场,被柳岸、池塘、亭廊、大街拱卫,以花草植被点缀。傍晚至夜,前来娱乐散步的人们络绎不绝,载歌载舞,成为小城风景中的风景。后来经历任接力治理,盘河越来越美,已真正入诗入画。
  诗人曾为之吟咏的地方,以前曾被人们简单地称为东关养鱼池,清淤拓宽后以石岸加固,因其形状而取名元宝湖。湖岸修成健身步道,外围则由花坛、雕塑、树林、草坪串联起来,连接着四个小型广场、一个大型广场,这里早晨和夜晚的风景与人气,一点也不逊于人民广场。湖北岸近水的一亭、一塔,是摄影爱好者喜欢取材的地方。塔是世纪钟塔,建于世纪之交,塔下的亭子原是一所井台;井是古井,旧时附近的居民包括寺院里的僧人在此汲水饮用。后来井还在,但无人再用,上世纪90年代建起此亭,将古井盖在了亭下,藏起了数百年的风景与故事。
  元宝湖往西沿着林间小路过了两座亭子和一条大街就到了玉心湖。这里过去是西关海子,与元宝湖在老城区的一左一右,旧时同为盘河或者叫护城河的一部分。如今,盘河和与她相连的元宝湖、玉心湖再次升级换代,玉心湖岸也修成了健身步道,所不同的是湖中筑台为岛,岛上有亭,亭与岸以木道连接,岸边还建有一所篮球场。湖岸与河岸的护栏升级后兼备防护和照明、点缀的作用,暮色落下后,灯栏亮起来,成串成环,小城的夜色更加靓丽璀璨。
  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不仅连接左岸与右岸,而且还能连接人心与人心,连接政府与民心。百姓的事,其实一直都在领导们心里挂着呢,只是因经济状况而有所先后与取舍。记得我青少年时候,乐陵境内的公路,除了省道之外,其他公路都要等到非修不可的时候才肯大修,中间只能修修补补。有时去一趟铁营或者去一趟杨盘,几乎能把隔夜饭给颠簸出来。后来乐陵的路越来越好、越来越美,村村通之后,乡道、村道都变得平畅而令人舒心,砖桥变成了石桥和水泥桥。行走在绿树成荫、百花争艳的大道上,那种获得感、幸福感能不油然而生?
  说起诗中的盘河十二桥,从上游第一座桥算起——枣城大街上的双狮桥,四只大型石狮镇守着桥的四角,这条大街被人们称为西环,也叫老西环。上世纪90年代老西环取代了老医院西边那条通向城外的路,那条路现在虽不再是交通要道,但它跨在盘河上的桥现在还保留着,一头连着南岸的路,一头连着菜市场,这是第二座桥。往东不远是第三座桥,连着一条很短的小街,街两边是两座现代化居民小区。第四与第七座桥是一对姐妹桥,白石砌成,高高拱起,分别连着玉心湖公园和元宝湖公园,为游人行方便,也有人称为玉带双桥。
  第五座桥连着乐陵最早的大型中心市场,那个市场在改革开放之初,一度在周围十数县闻名遐迩,进进出出的商品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第六座桥,上岁数的人都管它叫南关桥子,是兴隆大街横跨在盘河上的桥,老县城在当年只有两个丁字街、一条南北街,这条南北街后来取名兴隆街,是乐陵城最古老、繁华的大街。第八座桥北首曾连着元宝湖东岸的一条路,而今路已不在,变成了公园,桥也不再通车,成为进出湖岸和公园的通道。第九桥是渤海路跨在盘河上的桥,如果向北延伸而去,过元宝湖一角、过开元大街和当年的宋大司马院,可以通往老城边上的东巷子村,当然现在已是城中村,大部分改建成了现代化居民小区。第十座桥是一座小桥,桥虽小,其连接的道路却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乐陵城东的一条主路,后来随着城区扩建主路东移,东移后架在盘河上的桥便是十一桥,市政府大楼建成后此桥功能已经退化。第十二座桥是政府南门大桥,桥北是政府大楼,桥南是人民广场,盘河从此桥往东在广场边上拐了个弯,修成了池塘,其实池塘东岸的云红大街在盘河之上也有一座桥,只是桥边无柳而已。
  站在这座桥往东看去,盘河变成了湖,成片的湿地,数平方公里一眼望不到边,春来芦笋油油,夏日郁郁葱葱,秋季蒹葭苍苍。近闻将作为湿地保护项目进行修缮保留,并且有人已忙着取名为“千红湖”。这一串串风景数下来,有时我聊发狂想,如果开辟为商业建设用地,这些黄金地段可为财政增加多少收入?我知道这仅仅是狂想,因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今早已根植人心,前些年市政府在全城黄金地段建起了20多个卫星公园,在财政并不宽松情况下遍布全市的各乡镇校园建设全部一起达标,凭这些就可以知道民生的位置在乐陵有多高。
  不论是将玉带姐妹桥并为一个名称,还是云红大街桥边没有柳树,那盘河十二桥,却实实在在装在了我的心中,写在我的诗中。在这串盘河明珠的见证下,二环来了、三环来了、盘河千红湖开始规划了,连接民心的桥越来越多、越来越靓,通往明天的幸福路越来越宽,越来越踏实自信!(作者系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乐陵作协主席)□刘刚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盘河十二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