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组织“透明工厂”体验日活动
□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郝坤李路焰
随着暑期到来,我市城区、农家乐、采摘园、景区的许多餐馆迎来大量客流。对游客们来说,和美食同样留下深刻记忆的,还有各餐饮店内干净整洁的厨房,装满碗筷的消毒柜,墙壁上显眼的食品安全宣传栏……消费者在尽享美食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了我市餐饮经营环境的整洁。
自去年我市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工作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让群众吃得放心”主旋律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通过“三安联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农安)和公安的联动监管工作机制,围绕监管、服务、共治等重点工作,共同推动我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高位推进,党政同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6月18日以来,随着乐陵市“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周启动,各乡镇(街道)、企业、相关部门纷纷开展食品安全活动,从“食品安全校园行”到“透明工厂”体验日、学校食堂开放日、“食品快检”进大集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到食品安全重要性。
工作的推动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就一个目的:让群众吃得放心。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宋丙伦说,围绕食品安全工作,市委、市政府以问题导向、群众满意、社会认可为主线,按照责任明确化、标准精细化、督导制度化的要求,实行挂图作战,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全域覆盖、社会参与”的创建格局。
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市委、市政府主动担当,践行食品安全“守卫者”的职责,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相关文件,明确相关单位及职能部门的创建任务分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实现横向监管无缝衔接。
今年3月,我市又召开了全市创城工作推进大会,明确了2019年的创城工作重点和各部门职责。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及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工作纳入全市协同发展综合考核,将创建验收细则考评要点全部落实到市创建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市创城办副主任苏勇介绍,正是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我市2018、2019两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7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标准化所建设、智慧监管、创建宣传等7个方面的创建工作。
强化联动,正本清源
进入夏季以来,烧烤经营单位迎来销售旺季,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次组织执法人员针对烧烤进行专项整治检查,从烧烤经营单位的证件是否齐全或超范围经营,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上岗,食品及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是否索证索票、建立台账,是否做好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的处理登记等进行检查,同时对烧烤店的食材进行了抽样检测。
“如何监管,怎样监管,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刘丽霞表示,食品安全工作就是个系统工程,就事论事、单打独斗地抓,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尽最大限度地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打好共管共享组合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围绕工作开展,我市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三安联动”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推进监管、执法、检测、信息资源的共享,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三安”联合检查,强化联勤联动。
各部门积极行动,立足自身职责,以创建促监管、抓监管促创建。市农业农村局在农产品产地准出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其中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模式已在全市全面推广;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不断规范规模养殖场户养殖档案,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成投用等;市卫健局针对餐饮具集中消毒点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1家餐具消毒中心被责令停业整顿,1家升级改造;市公安局与监管部门建立了沟通介入、研判会商、案件总结等机制,较好地形成了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合力。
除了部门严防严查食品安全问题,我市还通过曝光、信息公开等发动起群众监督的力量。“现在曝光信息多了,谁家合格、谁家啥不合格能查到,买吃的喝的都可以提前看看。 ”如今,无论微信朋友圈还是自媒体公众号,监管部门曝光信息、食品抽检公示信息常常是被点击阅读和转发、点赞最多的那条。这与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执行信息公开的“规定动作”是分不开的。
“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阳光监管也是食品安全正本清源的强效手段。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股股长郑宜超表示,遵循这一原则,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均在本单位网站开设了食品抽检信息公开专栏,对抽检结果第一时间通过官方网站进行实名公布。他们利用舆论监督和市场的手段倒逼、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强化食品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诚信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质量管控,主动排查并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创新工作,打造品牌
最近,市中街道大团圆蛋糕房开业了。指着店里干净的原料间、裱花蛋糕加工间、成品间等,蛋糕房经营者朱伟伟表示:“我们准备开业有1个月多了,想卖出让群众吃得放心的产品,就店面食品安全方面的标准设置专门请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帮忙做的规划,这段时间他们没少上门指导,真帮了大忙了。 ”“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随着时代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在监管方式、手段上做出创新。不能等,要争取主动权。 ”郑宜超说。
在监管对象上,我市围绕网络订餐,实施食品安全“净网”行动,对网络订餐平台负责人进行约谈,对网络订餐实行全方位监管,以网管网,线上线下联动,净化网络订餐环境。
在监管方式上,我市开展“食品工厂规范化行动”、风险隐患集中排查“雷霆行动”、检验规范提升等活动,督促企业推行良好生产行为规范。
立足源头,我市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实现农兽药销售备案管理、经营告知,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全面执行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推行种植养殖企业自配自检设备或委托第三方检验,实现食用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门店的全程追溯。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市农业局建设了农产品智慧监管平台,财政投入200余万元,监管范围包括了农业、蔬菜、水产、畜牧、农资门店、农产品批发市场、追溯基地、物流基地,涵盖17个乡镇监管站,实现了从村、乡(镇)到市三级无缝隙全覆盖。
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市食品安全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目前,我市共有10余家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SGS资质认证、欧盟CE资质认证等40余项国际国内标准化认证;农业“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125.8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54个、无公害食品认证5个;创建无公害畜禽养殖示范场12家;建成市级“明厨亮灶”示范店50多家,全面提升了餐饮质量安全水平;今年以来我市新创建“食安山东”品牌4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食安山东”食品生产基地1个,食品生产企业7家,餐饮示范街3个,餐饮单位11家,大中型商超1家,食品供货商2家,食品经营单位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