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创新培养人才模式,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
作者:许聪聪
  本报讯 6月10日,希成农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组装3WP1200环保型喷杆式喷雾机。该公司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开发出马铃薯种植机、喷药机等7大系列, 30多项产品,成为我市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 “化蛹成蝶”的鲜活典型。
  2012年以来,我市在德州各县市区中创建获批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最多;争取的上级科技无偿资金最多;推进企业和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项目最多,并获批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累累硕果正是我市创新引才的一个缩影。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伴随着培育创新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我市加快引才步伐、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建设科技人才荟萃的 “硅谷”,为全市经济发展提速打造强大 “新引擎”。
  “为了让人才专心创业,专注创新,我们从政策、资金、人员、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科研院所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市科技局局长宋丙伦说。
  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为有效破解中小企业引进人才、技术创新的难题,近年来,市科技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围绕建设科技人才强市这一目标,引导企业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就是资本的意识,搭建创新平台。建立了全员帮扶责任制,每人至少联系2家企业,制定五个一,即对所联系企业进行一次全面调研、提一份科技人才工作建议、联系一家高校院所、对接一名专家、创建一个平台。并以校企双方需求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全省首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采取 “企业申请设立、高校自主选派、研究生分批入驻”的管理流程和 “企业立项出题、研究生驻点攻关、导师全程指导”的运行模式。这一协同创新模式,借助大学人才资源,实现了中小企业低成本引才创新、做实产学研合作。
  仅2015年,先后组织校企“1+1”对接活动15场次,有14家企业分别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人才、技术合作项目25个。向高校院所提报我市企业技术、人才需求210项,取得高校科技成果近千项。
  同时,紧盯京津冀大院大所,主动承接技术和人才的外溢辐射,通过组建协同创新平台,搭建成果转化和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积极对接京津济知名科技服务机构,为我市现有人才鉴定成果、申报专利提供便捷化、专业化服务。
  自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1项、省级科技攻关计划35项,共获得上级科技无偿扶持资金6697万元。
本报记者 许聪聪 通讯员 杨 涛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技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时政】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