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来到旅游产业办工作后,凌敏便与讲解员这份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八年来,她用辛勤的汗水、无悔的付出、一流的专业素养在平凡的讲解员岗位上,谱写了一首奉献的赞歌。
刚参加工作的她,对于讲解员这份工作还是一位门外汉。由于当时全市讲解员队伍严重匮乏,为了完成各个景点的讲解任务,上班第一天,凌敏就被领导要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几十万字的讲解稿。在强烈的责任心推动下,她废寝忘食的背诵讲解稿,同时,为了提升自身形象,她一遍遍地站在穿衣镜前练习站立、行走、微笑等姿势。由于不是专业出身,且没有前车可鉴,她只能根据领导和前辈的指点和自己的领悟,一点点向专业讲解员的形象迈进。
2008年9月16日,我市举办文庙开园庆典,她生动、详实的讲解,获得了当天上百名领导一致赞扬。2009年她获得我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以及演讲比赛二等奖,并连续多年获得单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八年来,她背过的讲解稿有几百万字,她的足迹和声音遍布全市景区的角角落落,接待对象更是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而她“亲切热情、落落大方”的讲解风格也得到了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客商、游客的认可。
去年8月份,德州县级领导干部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参加“三严三实”教育培训活动,一位女干部在听完凌敏的讲解后,激动地拉住她的手,兴奋地说:“你讲的真好,普通话流利标准,态度不卑不亢,气质落落大方。 ”每当接受到这样的“礼遇”,她都会真诚礼貌的说声“谢谢! ”。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假期,照顾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丈夫的肩上,有时,甚至还要替她分担工作。去年夏天,上下班乘坐的观光车,停在市府大楼后门充电,半夜里下起雨来,她想起充电的观光车,担心联电后损坏电瓶和充电器,于是赶紧起床去大楼切断电源,丈夫发觉后,说:“大晚上的你别去了,我去吧! ”
尽管忙碌的工作让她很少回家照顾公婆,但一有空闲,她就带着孩子回家,给老人带去营养品,帮他们收拾家务、做饭,陪老人唠嗑。此外,多年来她还默默的向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衣捐物,生活并不富裕的她,在微薄的积蓄里,常常慷慨解囊,通过微信众筹、社会组织,捐助需要善款的困难人士。
她说: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讲解员的经历将是我飞往蓝天最丰厚的羽翼。”而这份成长包含了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支持,面对生活所回馈的一切,她始终是感恩的、珍惜的。” 本报记者 陈志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