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致富不忘乡亲
六旬老人捐款36万反哺家乡
作者:史磊
  当人们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悦中时,我市化楼镇西小郭村的在外务工返乡人员看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崭新锃亮的太阳能路灯,排放整齐的垃圾箱,四季常青的行道树……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更加增添了西小郭村的节日氛围。
  “没想到俺们村现在环境这么好,多亏了郭笃宝,不仅出资给村里修了路,过年又给村里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也不让我们出电费和维修费,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他……” 2月23日,该村村民郭笃良看着新安装上的太阳能路灯,感动地说。
  据了解,西小郭村现有村民600余人,村内主街及其他道路均是借助2003年 “村村通”工程修建的,由于时间较长,部分道路已经被雨水冲刷和车辆驶压出很多坑洼。 “只要是下雨天到处都是水,走在路上裤子鞋子湿了不说,还很容易跌倒摔伤。”说起以前的路况,该村支部书记郭仁林深有感触。因为此事,经常有村民上村委会反映,但由于经济基础差,村民筹集资金困难,修建道路的配套资金始终无法解决。
  今年60岁的郭笃宝,是该村在外务工人员中的一员。 1978年因生活所迫前往吉林省长春市,经人介绍在建筑工地盖楼房,此后也干过收废品、安装暖气等工作,背井离乡去东北打工,这一去就是三十多年。谈起那时的经历,郭笃宝深有感触地说, “那时日子很苦,谁都不愿离家打工,中国人都讲求落叶归根,我每时每刻都在想回家。”如今,经过几十年的打拼,郭笃宝通过从事承包工程发家致富,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生他养他的家乡。
  去年初,郭笃宝了解到家乡西小郭村因缺钱无法修路的事情后,主动联系同样在东北务工的同村老乡郭本海,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把家乡修路款项全部承担下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出一部分资金后,二人凑齐了28万元汇款回家用于修路。当时郭笃宝手头上并没有这么多现金,通过向朋友东拼西借凑齐了钱,联系施工队,仅用一个月时间就修好了路。别人问郭笃宝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 “我的父母常教育我无论到什么地步都不要忘记生你养你的家乡,不要忘记西小郭村的父老乡亲。修路是方便群众的大事,等不得。”
  年前,郭笃宝回家过年,看到村里的路灯坏了,影响群众晚上出行,自己出资8万元为村里更换了太阳能路灯,并主动承担下路灯电费、维修费等费用。
  如今的西小郭村,路通树绿村美人和,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些怀着赤诚之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游子。 (史 磊)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六旬老人捐款36万反哺家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综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