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馒头大叔 “德耀”雷锋故乡
作者:贾鹏
  (上接一版)“在报纸上看到老史的事迹后,深深地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乐陵人的骄傲,也是山东人的骄傲。 ”老家为德州,现为中科院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的杨学军对史智勤的义举表示赞赏,并特别邀请他准备到校作报告,让学生们学习他舍身忘死、见义勇为的精神,弘扬正能量。
  “德州是尚德之城,长沙是雷锋之城,乐陵市民、长沙新市民史智勤见义勇为,冒险跳江救人,在身处险境时又被他人救起。这种连环相救的感人情境,既书写了他乡‘雷锋人’来到雷锋家乡践行雷锋精神的温暖故事,同时也再一次生动地展现了新时代雷锋家乡崇德向善的美好情怀。 ”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郑力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史智勤的事迹在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后,仅3天点击量达2万人次;并有数万名乐陵网友和微友,在贴吧、微信朋友圈转发史智勤英勇救人事迹,向这位英雄点赞、致敬。
  12月29日上午,我市在五合社区专门召开了学习史智勤同志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座谈会。 “史智勤是全村的骄傲,我要向他学习”史智勤的街坊邻居纷纷为他点赞。
  “希望通过对史智勤事迹的广泛宣传,让他成为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以此更好地推进道德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浓厚氛围。 ”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常树风说。
  英雄背后,源之向善本心,“馒头大叔”不止一次救人
  对“馒头大叔”史智勤来说,湘江救人并不是偶然行为,在此之前,他已经两次救人。
  30多年前一个夏天的中午,史智勤老家8岁的女孩史书英在水塘边玩耍时不慎落水,他闻讯赶到时,史书英已沉到了水底。他立即扎到水底将她救上岸。看到史书英近乎没有呼吸后,史智勤把她放到牛背上,呛入的水吐出后,史书英又重新活了过来。
  10年前,史智勤在河北省邯郸市开出租车,在一次跑活时遇到了一场车祸。被撞伤者是一名50多岁的男性,躺在地上昏迷不醒,肇事车辆已逃逸。虽然有众多围观者,但没有人敢上前营救。他立即停车上前,查看伤者身上是否有证明身份的信息。通过手机里储存的电话号码,终于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并一起将伤者送到医院。
  “看到这种情况不去帮忙,良心过不去。 ”史智勤说,做人就得一心向善,无愧于本心,这样心里才踏实。
  “老史平时就是个热心肠,如果市场邻居谁有事需要出去一下,他会主动帮人看摊子,有一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孤寡老人到市场买馒头,他会免费主动送上几个热乎乎的馒头。 ”吉祥生鲜农贸市场管理员王冰说。
  “救人不图报,被救知感恩。人的品德是嵌在骨子里的。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霍丽敏说,老史湘江救人的事迹通过媒体传播之后,老史先后收到家乡乐陵和轩辕殿社区送去的两份慰问金,而面对这两份慰问金,他想到的却是一份转交给救命恩人陈国平兄弟;一份捐赠给社区的金牌义工爱心驿站,把钱用在更需要的人身。
  12月24日上午10点左右,史智勤卖完馒头后,她们一行与老史一起来到长沙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找到他的救命恩人——39岁的陈国平和45岁的陈伏平,3人一见面,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老史硬要将慰问金转交给这两位湖北兄弟以示感谢时,三个在长沙打拼的 “好人”不由得眼泛泪光。虽然,陈氏兄弟拒绝了老史的心意,但通过这件事,他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乐陵人的真诚。
  西城街道办事处宋油坊村党支部书记张卫东提起史智勤,也直竖大拇指。他说,他是与史智勤从小一起长大的,老史的这种行为不是偶然,因为他经常很自然地帮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这次救人也是如此。 “他是我们全村人的光荣。 ”
  “举手之劳,遇到这些事,谁见了都会这么做的,根本算不得什么。 ”面对媒体的采访和众人的点赞,史智勤总是憨厚地这样说。
  “和‘馒头大叔’一样,在乐陵,好人群现,英雄辈出。 ”霍丽敏介绍说,仅今年以来,我市就涌现出“五跳8米深水救人的好农民卢国福”、“勇救落水司机的三名环卫工人刘书和、祝秀英、封成权”、“冰河勇救落水儿童的五旬老汉路振辉”以及“勇救落水儿童的好城管孙宗斌”等5名见义勇为的道德模范人物,这些英雄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乐陵人的质朴、仁义、勇敢。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根植于生活的凡人善举,乐陵好榜样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相信在“馒头大叔”史智勤的影响带动下,乐陵“好人榜单”将不断拉长延伸。 本报记者 贾 鹏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馒头大叔 “德耀”雷锋故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