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百名人才看乐陵
访 谈
齐鲁工业大学汽车与机械学院党委书记 高进
作者:赵光整理
  从地理位置、资源以及政府和企业打下的基础来看,乐陵的确是一个好地方,是一个富有创新和活力的城市。这样的一个城市,在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下实施招才引智政策,为企业科技创新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双赢的平台。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整个科研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的研发会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活力,高校和院所的科研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所以,作为高校人员我们也特别感谢乐陵市委、市政府提供的机会。例如此次组织的对接研讨会,就做的非常实,对我们来说,下一步就要和企业做好对接,工作做细,共同合作发展,为整个国家的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 赵 光 整理
北京师范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贺昌城
  近年来,乐陵市在环保方面的大力投入,使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这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乐陵市经济发展快、环境质量高、政府服务周到、全面。特别是对接洽谈会的举办,为北京师范大学与乐陵市实现产学研向更深层次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在推动乐陵市化工企业人才建设上,要创新政府与高校的合作形式,积极推行专利联合申请,既可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又为高校研发创新提供了强劲动力。要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建立“地方—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提升企业相关操作、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园区下一步发展,要做到精准招商,立足当前全球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引进以高分子成型材料为主的新型化工产业。对于规范管理已经进驻园区的化工企业,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强监管,建立 “引进—管理—储存”的监管体系。
本报记者 陈志博 整理
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开发处处长 张旖
  对于下一步乐陵市环保企业发展要把握好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依据自身发展标准向高端产业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防御污染事故和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抢抓京津冀环保产业转移机遇,将环保产业做大做强,提高经济产值,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报记者 张潇允 整理
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李宏军
  通过和乐陵市两年多的合作和交流,我感觉乐陵市对吸引人才非常重视,措施得力。组织部长亲自抓科研、人才引进,而且市里还和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所、高校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也充分抓住了国家的相应政策,建立了一些国家级的科研中心、工作站,引进了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大牌专家,对乐陵的发展非常有利。另外,非常重视和我们这样的普通、附近学校的合作,包括在人才培养、科研对接等方面都做的非常扎实,效果很好。我感觉乐陵的科技创新氛围非常宽松,非常有利于科研人员出成果,这必将对乐陵市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 郝 坤 整理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访 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健康法制】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