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深化改革创新 着力跨越提升
再谱卫生计生事业新华章
□ 乐陵市卫生计生局



















  乐陵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组建以来,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全体职工迅速进入角色,调整工作思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最快的时间和最强的动力,真正融合为一体,切实起到了1+1>2的效果,用实际行动再次谱写了乐陵市卫生和计生事业的新华章。
  一、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市卫计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对基层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14年完成朱集、西段、花园、奎台四处乡镇卫生院改貌建设的基础上,2015年又通过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8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完成了孔镇、张屯等2处卫生院的业务综合楼建设和杨安镇卫生院的病房楼扩建工程。投入资金160多万元,为部分乡镇卫生院更新了设备,配备了X光机、全自动生化机、 B超机等大型医疗诊断设备和手术设备。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我市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二、建设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5年我市全面启动了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创建工作,杨安镇、朱集、花园、云红、张桥、寨头堡、西段等7处卫生院的预防接种门诊首批成为申报创建单位。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统一使用预检、挂号、叫号设备,设置侯钟室、接种室、留观室、宣教室、儿童娱乐室、资料室和冷链室,布局流程合理、环境温馨整洁。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应用,为儿童预防接种提供了方便、快捷、秩序的接种环境,减少接种对象等待时间。截至目前,按照门诊创建设施要求7处卫生院的预防接种门诊已全部建设到位。 2015年7月底,由德州市卫计委督导组对申报的数字化门诊硬件建设、工作流程、信息化使用操作等整体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初验,现已全部上报省卫计委进行验收。
  三、全面深入推进 “国医堂”建设工作。
一是从建筑、装饰、环境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全面体现中医药文化,悬挂 “国医堂”牌匾,药斗、药架、诊桌、诊凳等突出传统中医风格,走廊悬挂中医药知识宣传展板,形成了浓郁中医药文化氛围。二是积极协调人事部门为国医堂配齐配强了技术人才,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或专业学历教育,采取名医带高徒的形式培养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层实用型的中医临床人才。三是 “国医堂”内均设立 “治未病科”,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截至目前,全市总投入89.61万元为14家卫生院及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了 “国医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四、基本公共卫生全程信息化模式深入推广。公共卫生服务全程信息化是指公共卫生从建档、查体、随访等各个环节全部采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一是市卫计局建成了公共卫生服务电话随访调查系统,与原有的电子居民健康档案、卫生管理综合查询平台共同构成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 “三驾马车”。每年10月份,利用服务电话随访调查系统开展电话调查,了解居民对服务的获得情况、以及对卫生工作的满意程度,让老百姓的声音来评价我们的工作。二是配备全程信息化设备的查体车和便携式慢病查体随访设备,查体车和随访设备与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查体或随访数据可在查体完成后实现即时导入,实现零差错,工作人员可携带查体随访设备下村入户,使不方便外出的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在家门口即可接受查体和随访服务,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程度。通过全程信息化模式,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实现了进一步互联互通,接诊医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障了工作质量。
  五、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 (市区)工作稳步推进。作为全国首批 “全国健康促进县”项目试点县,市卫计局严格按照创建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创建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印发了宣传单5000份、挂历10000份、宣传册20000份,在城区主要街道设立了宣传站开展了创建 “全国健康促进县”主题宣传活动,在城区元宝湖公园设置了健康步道。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对相关知识和有关体育比赛、职工健康体检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开展了强服务、重民意、促健康 “主题服务月”活动,为群众免费筛查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发现的慢病患者纳入随访管理。三是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开展免费查体,全市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全部推行工间操,举办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四是在全市开展了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促进社区 (村)、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家庭等创建活动。号召群众减盐低油,开展了 “每人每天6克盐、每人每天25克油”为主题的减盐防控高血压工程,促进我市人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确保达到全国健康促进县的目标。
  六、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市卫生计生局与全市43家医疗保健及计生服务机构、相关机构与B超从业人员逐级签订了责任书,统一发放了上岗证。二是自4月1日开始,全市各医疗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全部实行B超孕检服务、流引产手术实名登记制度。三是在全市43个医疗卫生、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49个B超室全部安装了监控系统,在市卫生计生局设立了中心监控室,将B超孕检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四是由卫生计生局牵头,从公安、工商、药监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组成执法队,联合查处两非案件。与河北省南皮县、盐山县,天津北辰区和我省的阳信县、商河县、临邑县、庆云县、宁津县等8个县市签订了跨区域协作协议,联合办案,严打两非行为。同时,加大 “两非”有奖举报的奖励金额,举报两非行为最高可奖励2万元。五是市、乡、村三级逐级签订孕情包保责任合同,市级由市卫生计生局班子成员与相关科室负责人定期到所联系乡镇督导检查;乡级由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 《禁止 “两非”行为孕情监测包保责任书》,明确管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计生网长为具体责任人;村级由村委会与符合再生育条件的群众签订服务管理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年底对包保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孕情跟踪管理到位。目前,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已逐步趋于正常范围。
  七、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难题得到有效破解。我市是流出人口大市,常年外出务工经商有20多万人。流动人口给全市卫生计生管理服务工作带来难题,市卫计局积极探索破解的有效方法。 2010年4月,市卫计局率先在滨海新区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络处,成立了驻天津市滨海新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流动人口联络处的主要职能是为流出群众建档立卡,协调配合当地落实孕情监测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向家乡反馈出生、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信息,办理各类计生证件证明,开展异地社会抚养费征收,落实法定奖励政策等六项职能。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流动人口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帮助流动人口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困难。 2011年6月,我们又在北京昌平区设立了第二个管理服务平台。截止目前,联络处在京津两地登记建档已婚育龄妇女近5万名,追查查体不到位群众6000余人次,异地执法征收社会抚养费230余万元,有效地破解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题。
(供稿:张志胜 张晓梅)德州市副市长康志民 (右一)来我市调研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
市委书记鄂宏达带领 “两代表一委员”到市卫计局视察工作温馨规范的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基本公共卫生实现信息化管理化楼镇国医堂就诊区内,医生正在给患者进行热疗工作人员开展上街义诊活动
惠民县卫计局参观团来我市参观乡镇卫生院建设文艺演出宣传计生健康知识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再谱卫生计生事业新华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专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