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人才+产业 人才+团队 人才+院校
“人才战略”助推园区转型升级
作者:刘延辉
  本报讯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我们充分认可乐陵的投资环境和循环经济示范园的产业定位,主动来到园区接洽,于今年1月份创办了这家企业。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的博士后沈凤武先生高兴地向笔者说道。
  沈凤武投资创办的阳光惠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致力于PP/PE废塑膜再生颗粒的生产和研发,正式投产后,预计年产5万吨再生颗粒,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近年来,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实施“人才”战略,初步形成 “人才+产业”、“人才+团队”、“人才+院校”的人才拓展工作模块,使园区形成了聚才的“洼地”,有力推动了园区的转型升级。
  “我们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引进,更要注重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引领一个产业。 ”市政府党组成员、循环经济示范园党工委书记李伟介绍说。
  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积极推动“人才+团队”模式,先后引进培育了1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了数十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催生出绿色化工、新材料、再生资源等新兴产业。宇世巨公司张彬硕士领衔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在酚醛树脂生产领域攻破10余项生产创新成果,申请专利8项,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增强了市场占有率。
  同时,市循环经济示范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积极引进院校,多形式、全方位参与园区发展建设,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力促院校科技成果能在园区转化,形成院校科技孵化的加速器。为搭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创业平台,该园深入企业调研,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协助解决人才、科技不足问题,编印《循环经济示范园人才、劳动力需求一览表》,并通过政务微信、微博向外发布,拓宽了企业的招才引智渠道。同时,帮助企业搭建人力资源开发交流平台,促进各类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技校、培训机构集约、高效地向企业输送技能人才,帮助企业有计划的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企业与学校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目前与德州学院、乐陵成职教中心、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等多家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园区创新人才服务机制,优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科技人才在工商注册、子女就学、购房租房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服务,解决人才实际困难,让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
  “在园区创业,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服务政策配套齐全;人才健康体检、节日慰问等各项工作也细致入微,我在这里工作很踏实。 ”齐青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启龙满意地说。 (刘延辉)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人才战略”助推园区转型升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综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