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抢”麦秋
作者:供电公司



  □ 张保明
  抬眼望去,满地绿油油的麦田泛起了黄色,如同波浪般随着微风摇摆着。麦秋临近了,儿时老人的话又回荡在耳边: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记得30多年前,刚刚改革开放,老百姓把地视作宝贝疙瘩,当地种田有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一个是 “麦秋”,一个是 “大秋”(秋收秋种)。由于种植农作物的不同,还有天气的原因, “麦秋”时间特别紧张,用老人的一句话,叫 “抢”麦秋。
  为什么叫 “抢”麦秋呢?麦子是老百姓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是生存的依托。由于麦子的习性,熟的时间很集中,割早了,麦子没有熟透,影响产量;割晚了,麦子熟过头了,手一抓镰刀一割,麦粒就从麦穗上掉了出来。另外,加之夏天天气无常,如果在麦秋期间赶上下雨,眼睁睁的看着麦子熟透在地里却不能下田干活,是最熬人的。为了不让多半年的劳作付诸东流,更是为了生存,大人们学得了一手掌握麦熟火候的好本领,哪块麦田火候已到,不分老幼,全家上阵,全力以赴,尽快收割下来。
  那时,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城里孩子没有的特权——“麦假”。每年的麦假里,父母都是凌晨3、 4点钟就起床,拿起磨好的镰刀,叫上我和姐姐,一起下地干活。母亲说,一是为了尽快收割完毕,害怕下雨;二是早起有露水,麦子潮湿,收割时不容易掉麦粒。割麦子很辛苦,必须弯着腰,还要小心着,避免割到手或者腿。我就因为不注意,手上和腿上至今还留有很大的疤痕,这也成了儿时劳动的见证。
  麦子割下后,也怕下雨,堆在一起怕霉了,散落着就发芽。所以,麦子割下后,打成捆,立马装车运到打麦场。打麦场是提前准备好的,将麦子散落着摊开摊匀。为了让麦子尽快均匀晒干,每隔个把小时,就翻动一次铺开的麦子。这时候最盼着太阳光毒毒的了,太阳光越是毒辣,麦子就干的越快,所以,太阳最毒的中午也就成了大家热火朝天最繁忙的时候。大约过多半天,大人们感觉麦子干的差不多了,就牵来牛、驴等牲口,套上 “辊”,准备轧场。 “辊”是用沙子水泥筑成的圆柱般样子,中间略鼓,直径60公分左右,长1米左右,筑做时两端中间都放了钢筋当把柄,方便用绳子栓牲口。
  眼看将要轧成麦粒,这时候还是怕下雨闹天。所以,大人们不敢有丝毫放松,趁热打铁,抓紧轧场。牵着牲口,人站在圆形的麦场中间,如同驴拉磨盘,人当中心轴,牲口拉着 “辊”,一圈圈转着轧麦子。这个活也适合孩子干,有时候,我们看着新鲜好玩,就替大人牵牲口,大人也就借此机会歇歇脚,喝口水。麦粒几乎全部从麦穗中脱离出来,也就轧的差不多了,一家老少拿起杈 “起场”,把麦秆挑开,剩下饱满的麦粒均匀地铺在地上,然后,大家使扫帚把麦粒扫成堆,然后装袋子,运回家。装袋子是大人最激动的时刻,往往会听到大人边干边说: “一亩地差不多合700多斤,又算丰收了……”往往这个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起三更睡半夜,大约要忙碌10多天,才基本能收割打种完毕。童年的我们,伴随着新鲜和乐趣度过了难忘的时光,而父母亲却是被晒的皮肤黝黑,消瘦了许多。大人常说:忙完了麦秋,脱了一层皮。
  我工作后,居住在了县城,爷爷奶奶和三叔一家还在农村。现在,每年“三夏”,我都要回老家,行走在田间地头,却用不着干活了,收割播种几乎全部机械化,几乎不用劳力。倒是经常能看到穿着规范、带着国网标识的电工师傅,穿梭在田野中忙碌着,每当这时,心中就升起一股暖流。 (供电公司)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抢”麦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