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咱驻村的,就得多给老百姓办实事好事
——记我市住建局驻郑店镇大房村第一书记 盖金钟
作者:郝坤
  12月7日,在去郑店镇大房村的路上,“第一书记”盖金钟得知村里的自来水供水管道工程明天就开始打沟,立马给施工队打了电话,叮嘱他们 “一定要注意施工安全,最好在显眼位置设立提示牌。”挂断电话,盖金钟舒了口气: “元旦之前,工程就能完工了。” 3月底驻村以来,盖金钟通过走村入户访民情、叙家常,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为老百姓办了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
  一条供水管道解民忧
  “盖书记给村民们去了一块心病,俺心里觉得热乎乎的。”村民樊帮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的话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大房村有240多户村民,800多口人。自来水管道有17年时间了,年久失修再加上原来安装的时候管子比较细,水压稍大点儿,管道就受不了崩裂;水压小了,村西头40多户村民接不到水。多年来,喝水问题成了村民的心病,村班子成员、老百姓都盼着重新铺设管道,但资金上压力比较大,一直没有实施。
  盖金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向派出单位反映,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局里计划出资38万元,对大房村自来水管道全部进行改造。 10月份,盖金钟通过招投标确定了施工队伍,并多次带着他们熟悉村里用水环境,确定了管道改造图纸。 “明天就要施工了,不用半个月,村民们就能用新管道喝上黄河水了。”村支部书记房心喜说。
  一座生产桥了民困
  村西南角上,有一座生产砖桥,早在1999年就建成了。它是村民去村西头300多亩农田的必经之路。今年6月份,雨水较大,桥面出现了严重坍塌,原本3米宽的桥面只剩下了1米来宽。 “别说大型收割机了,小型的农用机械就很难通行。”村民房朝龙说,他家在桥那头有5亩地,当时眼瞅着马上就要秋收秋种,心里非常着急。
  为了解决村民的通行困难,保障村民正常生产生活, 7月份中旬,他积极协调派出单位,出资1.8万元帮大房村加固维修坍塌桥面。 “从运材料到桥面修好通车,盖书记和驻村的两名同志轮流盯在现场,用了10来天就完工了,一点儿没耽误秋收。真是给俺们办了件大好事,是大房村的恩人啊。”走在加固加宽4.5米的崭新桥面上,房朝龙用质朴的话语表达着一个老百姓最朴素、真实的情感。
  一家人得实惠
  房心胜一家算是大房村最困难的一户了。今年43岁的他,患偏瘫、脑血栓有4、 5个年头了,干不了什么重活。他的妻子患脑瘤瘫痪在床也有5年了。这几年,两口子治病的费用全靠着亲戚朋友们东拼西凑的帮衬着。两个孩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在村附近的厂子里打点散工,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10多亩地一年两茬的收入。农忙,庄稼收割的时候,全指着姐弟俩在地里忙活。
  盖金钟了解到房心胜一家的情况后,第一时间送去了米、面、食用油等慰问品。得知房心胜的女儿去年已经出嫁,家里就剩下22岁的男孩一个劳动力时,今年麦秋,盖金钟又和驻村的同事自筹资金1000元帮他家雇用收割机抢收小麦。看着房心胜有点自卑的儿子,羞涩地说着 “谢谢叔叔!”盖金钟心疼之余担心起孩子的成长。 9月底,房心胜的妻子去世后,盖金钟多次叮嘱村班子成员要多关注这个家庭,引导孩子积极健康的生活。
  “咱驻村的,就得俯下身子,多给老百姓办点实事好事!”这是盖金钟和驻村的同事常说的一句话。无论是小到对一个家庭的帮扶,还是大到解决了全村人的心病,盖金钟和同事们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大房村村民的一致好评。 本报记者 郝 坤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咱驻村的,就得多给老百姓办实事好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综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