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古镇杨盘
作者:1931—1996
  朱殿封 著
  杨盘南街乡民苏玉芬 (1931—),1954年与青年史宪洲结为夫妻。四年后,他们的女儿刚三岁、儿子刚呱呱落地, 27岁的史宪洲患病瘫痪在床。当地的医院看遍了,名医请到了,史宪洲的病情仍没有好转。 1963年4月,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后期,苏玉芬听说北京一家医院能治疗瘫痪病,她欣喜若狂,一咬牙变卖了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部分家具和三间房子的木料,背上丈夫进京了。
  苏玉芬背着丈夫上车下车,上楼下楼。医生诊断,史宪洲患的是神经性瘫痪,在该院治疗需要有所属省卫生厅的证明信才能接收。她一个乡村妇女,不知道怎样才能开来省卫生厅的证明信。没有证明信,医院不接收。苏玉芬四处奔走,几经周折,从省卫生厅开来了证明信,背上丈夫二次进京。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史宪洲只是左手的三个手指能活动了。继续治疗下去,钱成了最大难题,史宪洲虚弱的身体也经受不住牵引治疗的痛苦,只得出院。苏玉芬的体重从129斤降到了98斤。
  史宪洲瘫痪后,苏玉芬承担起伺候公婆、照料丈夫、抚养儿女的重任。生活困难时期,苏玉芬和儿女们吃糠咽菜,省下点粮食给宪洲和公婆吃。后来生活宽裕了,又叫宪洲和公婆吃细粮,还经常给宪洲买营养品。夏天,苏玉芬早晨把宪洲背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上午气温升高了又背回屋里;下午天气凉爽了再背出来,日落时分再背回屋里。冬天,风和日丽的天气,苏玉芬趁中午日照好,把宪洲背出来晒太阳,平日在屋子里生上火炉。史宪洲本来是个爱说爱笑、爱蹦爱跳的人,患病卧床度日如年,苏玉芬怕他苦闷,经常借来小说、报刊、画书叫他看;每逢街上放映电影,她就用小车推着他去看。后来,又买了一台收音机,放在床头上供他听,再后来买了电视机,使他不出门也能知道天下事。
  一次,苏玉芬把新做的褥子铺在宪洲身下,问他: “软不软?”宪洲说: “软,像海绵似的。”一句话提醒了苏玉芬,她打紧开支,挤出钱给宪洲买来了海绵褥子,后来又给宪洲买来电褥子取暖。苏玉芬护理周到,史宪洲瘫痪在床23年,直到1981年去世,身上没有一块褥疮。说起往事,苏玉芬说: “我是共产党员,在家庭问题上不能做有损道德的事。伺候宪洲,是尽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如果换个个儿,他也会这样伺候我。”
  如果将苏玉芬的所作所为解释为一家人应当应分,那么,耿文华照料商歧凤大娘,就另当别论了。
  耿文华 (1931—1996)出生在杨盘西街, 1963年到杨盘公社工作。1966年春天,公社派她到后何庙管区主持工作,住在孤寡老人商歧凤家。耿文华走进商大娘家,眼前是被雨水侵蚀秃了房檐的老土屋,残缺不全的用具,还有正患慢性肾炎、神经性头疼、鼻息肉、牛皮癣及眼病等多种疾病的商大娘。耿文华把铺盖往大娘炕上一撂,爽快地说: “大娘,我跟你做伴来了。” (72)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镇杨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