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古镇杨盘
  前生张的烧饼馃子,在杨盘集及周边集市上占据霸主地位。每逢集日,四街上冒出了一处处临时搭起的馃子、烧饼棚,棚子里香气四溢,弥漫街巷。 “香油大馃子喽!” “千层芝麻烧饼喽!”喊完了捎带一句:“前生张的呀!”
  前生张人除了赶五集,还串四乡卖烧饼馃子。在我刚记事的年月,前生张村做烧饼馃子的人家依然居多。每天早晨太阳一竿子高的时候,前生张卖烧饼馃子的人或挎竹篮,或背竹筐,已经走在了我村里的过道 (巷子)里。夏秋,筐篮上面盖一层笼布;春冬,筐篮上盖一层棉褥子,保温保洁。他们一条过道一条过道地穿行,低一声高一声地吆喝: “香油馃子!” “芝麻烧饼!”听到这连续的叫卖声,我常常是衣未穿齐,人没下炕,馋得哈拉子先流出来了。
  多少年来,人们说起前生张,会自然说一句: “那是个烧饼馃子村。”
  “贾家的粉皮办不了事,黄家的烟卷不透气,城后李的筐好拔系。”这段顺口溜,人们说了多少年无从考证,但是,它一下子说出了这三个村子商品生产的特点,用现今的话说是什么 “专业村”。
  自从绿豆从印度,地瓜从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地传入中国,种植区域蔓延到黄河以北平原地区,杨盘区域便逐渐种植了。杨盘往南三四里路,是黄家、贾家等村庄,贾、黄二村是地邻。这里人少地多,酸性红壤土质,加之绿豆、地瓜作物耐旱,贾、黄等村种植尤多。当地人起初是把自己吃不了、用不了的部分拿到集市交换,由于 “利钱”看好,渐渐地扩大种植,专门为出售而生产。再后来,贾家人从绿豆、地瓜中 “遴团” (淀粉),用 “粉团”制作粉条、粉皮,到集市出卖。那时候,贾家人做粉条,先是将绿豆或地瓜干经水泡了(鲜地瓜不用水泡),在水磨上磨碎,再放进罗里过罗。罗下面安置一口瓮,瓮口上面放一个蒸笼底一样的木条板,把罗放在木条板上,将磨碎的绿豆、地瓜放进罗里,用木杵轻轻杵动,绿豆、地瓜汁经罗流入瓮内。经过沉淀,最上层是泔水。往下一层是混粉,混粉可以做粥,滑柔好吃。混粉下面一层是没有全部磨碎的豆渣,豆渣加油炒后是很好吃的 “麻豆腐”(地瓜渣不好吃)。最底层便是白亮亮滑润润的粉团了。用绿豆粉团做出的粉条颜色淡青光润,呈半透明状,在阳光照射下青光闪闪,大火煮不烂,口感特好。用地瓜粉团做出的粉条浅白透明,但有点暗,一般呈淡黄色或浅褐色,别有味道。贾家乡民在做地瓜粉条的时候,常常在地瓜粉团里加上适量绿豆粉团,为的是使其有韧性,大火也煮不烂。
  16世纪,烟草相继由菲律宾、越南、朝鲜传入我国,很快为人们所接受。 18世纪末,卷烟技术开始流行。黄家人将黄烟切丝卷成 “烟卷”,亮相集市,当时很是引起了不小震动。他们的卷烟最远卖到现在的惠民县驻地北镇,可谓名声不小。
  任何技术都有一个诞生、完善、提高的过程,掌握任何一门技术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直至精炼的过程。贾家的粉条、黄家的卷烟也是这样,开始时由于技术不过关,或者原料质量出了问题,因此,有时制作出来的粉条下到锅里经不住煮,有的卷烟制作的太实了,透气不好,吸不出烟来。于是,有了 “贾家的粉皮办不了事,黄家的烟卷不透气”的笑谈。 (二十九)朱殿封 著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镇杨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专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