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引进高端医疗机构60余家 基层诊疗量占比居全省首位
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本报讯(记者杨鸣宇)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介绍全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十四五”以来,我市持续深化“三医联动+中医药”集成改革,实现从“看得上病”到“看得好病”的跨越发展。
  “三医”(医疗、医药、医保)协同联动不断推进。深化党建引领,实施党的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医德医风行风持续向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聚焦分级诊疗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级试点9个、省级试点44个。深化便民惠民改革,开通“掌上医院”16家,服务群众634万人次;大力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就医模式,就医时间由5年前的3.5小时缩短至45分钟;成功创建全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省内率先建成影像云及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平台,4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互认共享,为患者节省费用3087.11万元。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扩容优质医疗资源,市县两级累计投入120多亿元,建成市东部医疗中心、市妇女儿童医院东院区等重点项目30个,增加医疗床位6086张;引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高端医疗机构60余家;加快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市第六人民医院启用运营。推进医院等级建设,三级医院达到6家、二级医院达到68家,较2020年分别增长50%、64.4%。强化医疗人才引育,共引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6人,较2020年增长170%。
  筑牢“15分钟健康服务圈”。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探索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3688”建设模式,建成县域医共体16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8个;9家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134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能力标准。推进硬件设施提档升级,乡镇卫生院远程影像中心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69.74%,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2774个。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全市基层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达到54.4%;基层诊疗量占比多年保持在70%以上,居全省首位。
  聚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完善服务体系,二甲公立中医医院实现县域全覆盖,全市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设置中医药科室,乡镇卫生院全部建立中医馆(国医堂),建成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720个。加快提升服务能力,建成北京名中医德州工作站、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12个,打造精品国医堂29个、中医阁543个,推广中医适宜技术20多项;建成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11家。连年举办4届海峡两岸(德州)中医药交流大会,“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全国巡展首站落户我市,建成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1处。
  增强疾病防控能力。实现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域全覆盖,艾滋病及时治疗管理率、结核病检测发现率、地方病监测指标达标率均达到100%,入选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库。成立冀鲁区域公卫协作体,推动市县疾控中心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合作关系,打造省级试点2个。建成智慧预防接种门诊193处,实现疫苗全程追溯和接种预约“掌上办”。
  完善重点人群保障。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11个,齐河获评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创新推广“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建成医养结合机构86家,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74.73%。建成国家级妇幼保健机构2个,累计为66.5万名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为13.35万名妇女免费产前筛查。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