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第十五届全运会气排球比赛裁判、齐河三中体育教师孙德珠——
坚守排球场三十余载的“铁娘子”

孙德珠在山东省女子气排球大赛扣球成功后激情呐喊


  

□本报记者陈锟本报通讯员孙盼盼
  11月17日下午3点55分的大课间,齐河三中的排球场上传来阵阵击球声。一位身形挺拔、目光如炬的女教师正穿梭在学生之间,时而俯身纠正动作,时而高声鼓舞士气——“手腕要稳,脚步要快!”“相信自己,这球能接住!”她就是孙德珠,从山东省队的主力队员到扎根基层的体育教师,从赛场骁将到全运裁判,三十多年来,排球场始终是她最炽热的热爱与坚守。
“把省队的火种带到孩子们心里”
  1998年秋天,24岁的烟台姑娘孙德珠嫁到了德州。从省排球队退役后的工作安排原本是令人羡慕的建委岗位,她却做出了让所有人意外的选择。“我要去学校。”面对亲友的不解,这个在赛场上果敢坚毅的烟台姑娘笑得温柔:“建委的工作固然好,但站在排球场教学生们打球,才让我觉得生命在发光。”
  这份执着源于她对排球最纯粹的热爱。8年省队生涯,她曾在山东省“希望杯”的赛场上奋力扣杀,也曾在全国青年比赛的领奖台上热泪盈眶。这些珍贵经历成了她最丰富的给养。“好苗子需要早发现、早培养,更需要专业的引导。”她常把省队的训练方法“翻译”成学生们能理解的语言:将复杂的战术拆解成趣味游戏,把枯燥的力量训练编成节奏操。学生边煜齐至今记得孙德珠那句口头禅:“冠军不是等来的,是一个球一个球拼出来的!”
“裁判的哨声里装着公平如山”
  2019年,45岁的孙德珠站在全国排球后备教练培训班的领奖台上,手捧“优秀学员”证书的她眼眶微热。这份认可让她更加坚定地在专业道路上精进。如今,她已手握国家一级气排球教练员、国家级气排球裁判员双重资质。
  今年8月,她执裁全运会气排球决赛的经历成为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在福建队与湖南队的冠亚军决战中,一次网上球判罚引发争议。面对质疑,她镇定地用规则条款清晰解释,最终赢得双方认可。“裁判的哨声里装着公平如山,”她常说,“这既是专业,更是良心。”
  荣耀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2009年的一场车祸让她卧床两年,体内至今留着钢钉钢板;2013年的化疗经历更是生死考验。但这些从未击垮她,反而让她对体育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体育教会我们的,正是在跌倒后如何站起来,在困境中如何坚守。”
  每天下课后,她常望着操场出神。那些奔跑的身影中,有学生因为她的启蒙考入大学后继续征战全国大学生联赛,更有无数学生因为她的课爱上了运动。“孙老师,您还记得我吗?”路上偶遇的学生一声问候就能让她温暖整天,“作为一个体育老师,能被学生记住,就是最大的幸福。”
“体育是陪伴孩子一生的礼物”
  在孙德珠看来,体育教育的真谛远不止于技战术。她独创的“技术打磨+体能提升+心理建设”三维训练体系,尤其注重学生的心理韧性。“现在的孩子挫折教育少,排球场上的一次次接发球,正是培养抗压能力的良机。”
  每天的课间操时间和周末的学校操场上,经常能看到她带着学生们训练。没有强制选拔,全凭学生自愿,她却用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学生张炜烁最初连发球都吃力,孙德珠手把手地教她调整姿势,更在失利时轻拍她的肩膀说:“输球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不敢赢的信心。”一年后,这个曾经怯场的女孩已在大学生联赛中镇定自若地组织进攻。
  从烟台姑娘到齐河媳妇,从省队名将到基层教师,孙德珠用三十多年时间在第二故乡浇灌出一片排球沃土。她的办公桌上压着自己手写的一句话:“体育是要陪伴孩子一生的礼物。”这份信念,正如她教导学生时那般坚定——在人生的赛场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冠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坚守排球场三十余载的“铁娘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教育·体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