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创新高校专利转化免费试用模式
企业“先尝后买”风险低

  本报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杨健)“从这组数据看,赤藓糖醇生产菌种转化率提升了15%,产品成本每吨降低近千元。”近日,保龄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李克文介绍,企业依托定向许可专利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成功优化菌种培育工艺,让功能糖生产效率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专利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其转化运用效率直接关系到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今年初,市市场监管局将“推行专利转化定向许可”列为“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通过校地协同、精准匹配、试用先行等举措,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计划,盘活存量专利、提升新增专利质量,为转化储备“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围绕本地重点产业,组织高校院所梳理专利资源,定制“专利菜单”,在区域内发布。同时,创新推出高校专利转化“先免费试用、再达成许可协议”模式,让企业“先尝后买”,降低技术引进风险。
  在医药制造领域,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通过专利转化定向许可实现关键突破。“以前受制于晶型控制技术,盐酸二甲双胍等产品要么‘不能制造’,要么‘造得不行’。”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与齐鲁工业大学合作,企业掌握特定晶型控制等核心技术,成功实现3种晶型药物规模化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14件专利许可备案,惠及企业54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85%,覆盖医药制造、功能糖、高端制造等核心领域。“定向许可实现了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润、高校有收获的多方共赢。”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毕志国表示,通过搭建对接平台,专利成果找到转化出口,企业技术难题得到精准破解,实现“借智升级”。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企业“先尝后买”风险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