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累计投入8亿元,推动城乡供水服务从“有”向“优”升级——
陵城:百姓喝水放心用水顺心
  

□本报记者董天力本报通讯员李巍仑
  11月5日,走进陵城区水厂供水信息化管理中心,一块可视化大屏映入眼帘——全区供水网络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点位代表一个个社区与村镇,一旦某个区域供水出现异常,信号瞬间转红,流量、流速、水压等数据实时跳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能锁定问题、快速响应。
  “从这里能清晰看到供水的主脉络,水库、水厂、加压泵站、供水管网全部‘上图上屏’,就像给整个供水系统装上了‘智慧大脑’。”陵城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副主
  任李海燕介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陵城区积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智慧水网建设为抓手,推动城乡供水服务从“有”向“优”升级,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我们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供水管理,把制水、输水、售水等环节的数据全部打通,建成陵城区供水数字孪生信息化平台,真正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过程可视、可管、可控。”李海燕说。
  供水系统里的GIS管理模块将全区管线、水表、消防栓、阀门等设施全部纳入“一张图”,静态信息和动态数据实时联动。巡检人员打开微信小程序,巡线轨迹自动上传,确保不漏一处;维修任务从报修到派单、处理、审核,全程线上流转,响应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陵城区以丁庄镇为试点,运用WaterGEMS水力模型对全镇176条管网进行“数字画像”,模拟运行状态、划分风险等级。爆管分析模块更是在突发事故时能快速定位影响区域,自动生成调度方案,应急处理能力显著增强。
  如今,物联网水表已覆盖全区14万块户表,供水公司直接抄表到户。居民动动手指,通过微信、支付宝就能完成水费缴纳,用水数据实时透明,“用了多少水、费用是多少”一清二楚。
  近年来,陵城区累计投入8亿元,实施水厂改扩建、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多数乡镇实现双管网供水,水质检测覆盖97项指标,户表智能化率和直管到户率双双达到100%。随着“三到户”“三公开”政策落地,过去水价不透明、漏损分摊不清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将持续完善智慧水网功能,推动供水服务从‘基础保障’向‘优质均衡’迈进。”李海燕表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强化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监管,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站管’,擦亮‘智慧水网’民生品牌,让全区百姓喝上放心水、用上顺心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陵城:百姓喝水放心用水顺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