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武城法院践行“如我在诉”理念——
干警悉心劝导 巧解合同纠纷

  本报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林杨李辉)近日,武城县法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成功调解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干警的调解介入,为这场陷入僵局的纠纷打开了化解的突破口。
  该案中,原告赵某从事入户门安装生意,曾承接武城县某小区入户门安装项目。项目完成后,被告王某拖欠部分安装费不肯结清,无奈之下,原告将被告起诉至法院,要求其支付安装费用。出人意料的是,被告以原告安装的入户门未达到安装要求,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为由提起反诉,要求赔偿维修费用。为了断定入户门是否存在安装质量问题,王某向法院提出司法鉴定申请。
  收到委托后,武城县法院技术室干警第一时间与涉案双方进行沟通联系,了解到双方当事人矛盾较大,甚至曾因项目质量问题拨打过110报警处理。
  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对案件进行深入了解后,办案干警深知,司法鉴定虽能明确损失,但耗时费钱,且若双方对立情绪未消,即便有鉴定报告,案件仍可能陷入僵局或执行困难。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办案干警决定从调解入手,力求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更能实际履行的方案。
  办案干警先让双方充分交流意见,待双方情绪稍缓,干警结合从事司法鉴定相关工作经验,向当事人讲解其中利害关系以及鉴定风险,并对申请鉴定所需费用、时间进行释明,表示如果启动质量鉴定程序,不仅要额外支付鉴定费用,还会大大拉长诉讼周期,增加双方的诉讼成本。
  见双方态度松动,干警准确抓住原被告此前长期良好合作这个切入点,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理性解决纠纷,与其继续打官司,不如放下矛盾,继续合作,实现共赢。最终在干警释法明理和耐心劝导下,双方情绪逐渐缓和,最终达成和解,均表示撤诉,并向办案干警表示感谢。
  武城县法院院长郭依静表示,这起承揽合同纠纷高效化解,不仅为双方当事人节省了时间与金钱成本,更避免了矛盾进一步升级,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诉累,为审判公平公正提供保障。“我们将秉持‘如我在诉’为民情怀,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司法鉴定与调解相结合,以鉴促调,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助力审执工作提速、增效,切实守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与生活安宁,为武城和谐稳定注入司法力量。”郭依静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干警悉心劝导 巧解合同纠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法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