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天衢新区太阳城小学构建AI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进课堂 开启教学新样态
  

□本报记者陈锟本报通讯员卢志勇
  “看,我的机器人会自己避开障碍物了!”在德州天衢新区太阳城小学的AI社团活动室里,学生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编程成果。在学生们手中,一个小小的机器人正灵巧地在布满障碍的沙盘上穿行。
  从2015年数字化教学的初步尝试,到如今构建起成熟多元的AI课程体系,太阳城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之路已走过十个年头。这所勇于“尝鲜”的学校,将人工智能教育“融进来”,成为滋养学生思维的沃土,帮助学生素养“长起来”。
从“理念融入”到“通识探索” AI课程迭代升级
  太阳城小学的AI启蒙,始于2018年。那一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出台,为学校指明了方向。学校正式将人工智能理念融入课堂,探索出“三部六环节”教学范式,并在创客和STEM走班课中设置了AI类课程,同年获评全国STEM教育领航学校。
  “政策的引导,‘让每个生命沐浴阳光’的办学宗旨,以及时代对AI人才的需求,共同催生了我们的AI课程。”副校长卢志勇介绍,学校旨在打造“体验—认知—应用—创新”的进阶式培养体系,让学生从科技的被动使用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
  此后,学校的AI教育步伐不断加速:2022年联合科技馆开设课后科普课程;2023年探索“人工智能+研学”;2024年,随着省、市一系列AI教育文件的落地,学校迎来了AI通识课程建设的“爆发期”,开始了系统性、全覆盖的有效探索。
  “希望从太阳城小学走出去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具备适应智能时代的核心素养,在未来的世界里从容行走,创造无限可能。”校长畅立强说。
多维创新 让AI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小学生理解看似深奥的AI?太阳城小学的答案是——多维创新,让学习场景“活”起来。
  师资上,学校打造了一支“跨界”团队。以信息技术教师为核心,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校外专家作为补充。语文教师曹雪其对此深有感触:“过去我觉得AI离我的学科很远,直到我们一起设计课程,用AI数字人创设古诗情境,学生们的眼睛一下就亮了。我才明白,AI是绝佳的教学‘增效器’。”
  课程上,学校构建了分层、融合的体系。低年级通过游戏化项目进行“趣味感知”;中高年级则侧重“技能进阶”,并与赛事衔接。更重要的是,AI不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而是与各学科深度融合的工具。数学课上,AI速算竞赛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英语课上,智能对话机器人提供了沉浸式的口语练习环境。
  机制上,学校形成了“学练赛”一体化的完整闭环。课堂打基础,社团强技能,赛场验成果。正是在这样的机制下,学生们才能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社团中转化为实践能力,最终在竞技场上展现风采。
硕果累累 树立区域教育新标杆
  多年的深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学校已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客与人工智能竞赛百余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超过300项,连续多年获评德州市创客教育先进学校。
  从2014年率先实施全员“阳光走班课程”,到2015年开创数字化教学先河,再到如今在AI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太阳城小学始终走在教育创新前沿。
  荣誉的背后,是硬核实力的支撑。学校不仅是德州市首批智慧教育试点校,其开创的具有太阳城特色的数字化教学新生态,更是吸引了众多兄弟学校前来观摩学习,其典型做法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推广。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人工智能进课堂 开启教学新样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教育·体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