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崔口镇绿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高价收玉米——
“不能让农户利益因天气受损”
  

□马俊良 任静怡
  10月10日,细雨蒙蒙,庆云县崔口镇绿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院里,挤满了前来送玉米的农用车。工作人员边测水分边报价、称重,指挥农户有序卸粮。
  “我家10多亩玉米雨前收获了,眼瞅着受潮发霉,原计划卖给粮贩,可压价又减重,咱农民也是心疼啊!这下好了,听说合作社高于市场价收玉米,一早我就送来了,回去我告诉想卖粮的农户抓紧来。”合作社社员霍传峰攥着一叠钞票笑着说。
  绿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3年3月,目前拥有社员276户,流转土地6500余亩。合作社负责人李景坤介绍说,合作社配套了无人机、装载机、湿粮粉碎机、烘干塔等机械30余台套,为入社农户提供耕种管收、机械烘干“一条龙”服务。秋收季,遇上连阴雨,不少农户为收粮、卖粮犯了愁。为此,合作社让利于农户,根据水分含量按每斤高于市场价3-4分钱收购农户玉米。目前合作社已收购当季玉米近5000吨。
  “过去农民赶上了这坏天气,粮食坏的坏,卖不上价。如今,加入了合作社,咱不能让农户因为阴雨天吃了亏,粮食敞开了收。”李景坤信心十足。他的信心源于合作社大型设备做保障。合作社的烘干塔连轴转,人歇机械不停,玉米水分降下来便于储存,再卖给食品加工厂,不仅能保本,还有微薄利润。
  雨天抢收,服务不能含糊。崔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秋”抢收工作,鼓励和引导群众加入合作社,补贴购置大型农机,推广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对于特殊天气,该镇引导合作社让利于民,通过规模化收购,利用大型设备做好烘干,保障粮食质量,提升粮食收购价格,保护农户利益。
  “有了合作社做后盾,不用再担心天气,我们只管把地种好就行了。”霍传峰开心地说,“希望合作社越来越好,给咱农民种地吃下定心丸。”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能让农户利益因天气受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