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校园“幕后英雄”同样值得一个“C位”
  

□黄晓龙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学生以不同方式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表达敬意与感谢。而当日德州东城中学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创新之举,却为我们打开了感恩教育的另一扇窗——学校邀请保安、厨师、保洁员等后勤工作人员登上领奖台,接受全体师生的掌声。这些平日里默默穿梭在校园角落的身影,第一次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这一幕温暖且有力,重新定义了校园中“值得被看见”的角色。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的场域从不局限于讲堂。当我们歌颂红烛春蚕,亦不能忽略那些默默付出的身影。保安的日夜值守,筑起了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厨师的用心烹饪,关怀着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保洁员的辛勤劳作,守护着学习环境的整洁安宁。他们或许从未讲解过一道数学题,却同样参与着学生的成长历程;他们或许不曾站上讲台,却同样是校园教育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这些“幕后英雄”走向台前,正是对“校园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尊重,也是对平凡劳动最真诚的致敬。
  这样的场景令人联想到今年延边大学毕业典礼上食堂阿姨刘晓梅的动人演讲。她那朴实无华却真情流露的祝福,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正因为代表了无数后勤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缩影——没有闪光头衔,没有惊人壮举,却以最持久、最温暖的陪伴,参与了莘莘学子的青春岁月。这种来自日常的关怀,往往最能触动心灵;这种源于平凡的坚守,往往最具教育意义。毕业典礼上的掌声,不仅送给博学的教授,也送给这位食堂阿姨,正是感恩教育最生动的实践。
  在教师节当日对后勤人员进行表彰,更是一堂潜移默化的德育课。让学生学会关注平凡、尊重劳动、感恩付出,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懂得向食堂阿姨道谢、向保安叔叔问好、珍惜保洁员劳动成果的学生,才更容易培养出谦逊、善良和同理心。校园作为小型社会,理应率先展现多元价值的尊重——每一种劳动都值得被看见,每一种付出都应当被珍视。这不仅是礼仪教育,更是对健全人格的塑造,是对社会分工的理解,是对生命价值的全面认知。
  从更深层看,此类举措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进步与人文关怀的深化。它打破了对“教育工作者”的传统定义,拓展了校园感恩文化的边界,让教育回归“人人育人、处处育人”的本质。我们应为这样的创新喝彩,更期待它能成为更多校园的常态。愿每一次毕业典礼都有后勤人员的温暖寄语,愿每一次表彰大会都有“幕后英雄”的高光时刻,愿每一所校园都能让感恩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校园“幕后英雄”同样值得一个“C位”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