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聚焦“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
养成良好习惯 享受健康生活


  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国家卫健委发布核心倡议,强调通过减盐带动减油、减糖,实现清淡饮食,通过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守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宣传月特别呼吁以家庭为单位行动起来,从日常三餐入手控制盐分摄入,共同关注体重管理、口腔卫生和骨骼养护。为此,本报记者采访我市3名相关专业医生,他们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养生知识,让健康理念融入万家生活。
常晒太阳适量运动 骨骼更健康
□本报记者唐志梅本报通讯员王晓军
  每天都坚持吃钙片补钙的孙女士怎么也想不到,65岁的自己居然只是几声咳嗽,就导致了腰椎骨折。9月10日,她在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向接诊医生、该科主任贾延昭诉说着心中的疑惑。经过骨密度检测,报告显示:孙女士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症。
  “很多人直到骨折了,才意识到骨骼健康出了问题。”贾延昭指出,在就诊患者中,像孙女士这种因咳嗽、提重物、轻微磕碰导致骨折的患者为数不少。他介绍,骨质疏松症早期骨量大量流失,但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常被忽视。
  在与接诊患者交谈时,贾延昭发现大部分人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存在诸多误区。比如有人认为吃钙片可以补钙,实际上缺少维生素D,导致钙无法被人体吸收;有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钙,实际上其中钙含量极低,反而含有大量脂肪和嘌呤;还有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专利”,实际上年轻人如果长期缺乏运动、缺少日晒、饮食不均衡,也会出现骨量减少;也有人不重视骨量筛查,待有症状后才发现自己已属于重度骨质疏松症。
  “定期筛查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筛查是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贾延昭建议,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男性常规进行骨密度检查;50岁以上具有危险因素(如骨折史、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人群也应定期筛查。
  贾延昭建议,日常应保证足量奶制品、豆制品和深绿色蔬菜的摄入,尤其要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同时每天保持20至30分钟日晒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每周进行3至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增强骨密度。
减肥应拒绝极端节食
□本报记者滕璐 本报通讯员王琰
  28岁的王女士为了快速减肥,连续1个月每天只吃一顿饭,饿了就靠水果和代餐粉支撑。起初体重确实掉了七八斤,可不久后,她不仅情绪低落、体力下降,还频繁感冒。更让她崩溃的是,恢复正常饮食两周,体重反弹,甚至超过了减肥前。
  这样的经历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人盲目采取极端节食方式——拒绝主食、只喝流质、单餐代全天,结果却陷入“瘦—反弹—更胖”的恶性循环。
  “饿瘦的代价其实是肌肉流失与代谢降低。”德州市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吕翠红解释道,当人体长期处于能量严重短缺的状态,会自动进入“饥饿保护模式”:降低基础代谢、优先分解肌肉而非脂肪。这不仅会失去肌肉,还更容易囤积脂肪。盲目节食的背后还隐藏健康风险: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脱发、月经紊乱;心理上容易引发焦虑和进食障碍等。
  如何科学、可持续地管理体重?吕翠红提出三大原则。一是均衡饮食,拒绝极端。应遵循“少油少盐、充足蛋白、适量碳水”的原则,确保每餐包含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豆制品)、膳食纤维(蔬菜、粗粮)和健康脂肪(坚果、橄榄油)。不用完全戒掉主食,而是优选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二是控制总热量,但不极端削减。每日热量摄入可适当低于消耗,但绝不可低于身体基础需求。一般建议女性每日不低于1200千卡,男性不低于1500千卡,具体可根据个人活动量与体重目标微调。三是保持规律进餐,稳定血糖与代谢节奏。定时吃好三餐,避免长时间空腹后突然暴食。
科学防治 控糖护牙
□本报记者刘春杨 本报通讯员颜春燕
  近年来,研究不断证实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双向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科学防治牙周疾病,不仅关乎口腔健康,更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没想到牙周炎治好了,血糖也跟着降了。”9月11日,52岁的王先生复查后欣喜地说。王先生确诊Ⅱ型糖尿病已有5年,长期口服降糖药,今年5月因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等症状,到德州斯迈欧口腔就诊。医生陈晓焕诊断其患有中度至重度牙周炎,表现为牙周袋探诊深度增加、牙龈明显炎症及牙槽骨轻度吸收。
  “控制血糖是治疗的重要前提。”陈晓焕强调。在内分泌科医生评估并调整降糖方案,确保血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陈晓焕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卫生指导。
  治疗4周后,王先生的牙龈出血及红肿状况减轻。完成牙周治疗3个月后复查显示,在糖尿病治疗方案未大幅调整的情况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了0.6%。这不仅意味着血糖水平的改善,也提示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有所降低。
  王先生的治疗经历说明,糖尿病会增加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风险,而牙周炎作为慢性炎症性疾病,也会加重机体炎症状态,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影响血糖控制。有效治疗牙周炎,有助于降低全身炎症负荷,从而为糖尿病管理提供辅助支持。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关注牙周健康不仅是保护牙齿,更是整体疾病管理的重要一环。”陈晓焕建议,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重视口腔健康管理,要严格监测并控制血糖水平,坚持每天高效清洁口腔并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接受专业口腔检查与洁治,建议每3至6个月一次,尽早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养成良好习惯 享受健康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