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张告示引发的爱心接力
□张明昭

  8月12日中午,德州天衢新区一家肉食店热闹非凡。24位身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热气腾腾的爱心餐。这顿看似寻常的饭菜,实则是一场爱心接力,让人们真切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最动人的模样。
  事情的起点,是今年7月店主张旭贴出的那张“遇困可免费吃饭”的告示,她说:“刚进城时日子过得紧巴巴,知道挨饿的滋味。”这句朴实的话里,藏着“我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的深切共情。当她把短视频发布到平台上时,或许没想过会引发如此多的共鸣。这则告示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善意的涟漪,传递的不仅是“遇困可免费吃饭”的承诺,更是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微光,让人们相信,总有人愿意为困境中的人送去温暖与希望。
  涟漪迅速扩散:一位从唐山来德州出差的大哥看到了这段视频,深受感动,专程来到店里以“换现金”为由给张旭转了800元钱,希望自己也能为有需要的人尽一份力。这笔钱已超越了金钱的意义,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心,更是一份对善意的郑重回应。大哥跨越地域的善举,让人们看见人性深处共通的美好,以及善良所能引发的强烈共鸣。这种打破地域与身份界限的爱心传递,恰似一股暖流,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信念变得更加具体可感。
  经过一番推让,张旭最终收下了这笔钱。收下这笔承载着爱意的捐款后,她决定将爱心传递下去,用这笔钱请环卫工人吃一顿大餐。这些每天天不亮就穿梭在街头的劳动者,无论严寒酷暑都坚守岗位,用辛勤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整洁与光鲜。这顿爱心餐,是对他们默默付出的真诚肯定,更是一份朴素的感恩与关怀。当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时,他们尝到的不仅是食物的美味,更是被看见、被尊重的温暖。这既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慰藉,让人们看到了城市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温暖。
  这场爱心接力,折射出城市文明的多元与包容,早已超越个体间的善意传递,成为整个城市文明进步的生动注脚。在德州,有张旭这样主动播撒善意的热心人,有唐山大哥这样被温暖感染的同行者,更有像环卫工人这样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他们如同一块块基石,共同构筑起城市文明的坚实底座,让“大德之州”始终涌动着温度与活力。
  以爱为箸,共飨城市温情。张旭、唐山大哥以及所有参与这场爱心接力的人们,用行动诠释了善良的真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以他们为引领,加入爱心传递的行列,从身边小事做起,善待每一个人,将爱传递下去,共建温馨家园,绘就城市最温暖的底色,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张告示引发的爱心接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