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夯实产业根基 拓宽增收渠道
  

邓静
  日前,《关于高质量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措施》出台,多维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标志着德州正以系统性变革夯实产业根基,为农民增收铺设可持续之路。
  发展富民产业,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区域协调的关键抓手,更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根本路径。只有勇于面对挑战,破瓶颈、疏堵点,才能让富民产业真正落地开花。
  产业深“融”,拓展价值空间。从绿色“吨半粮”工程到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小麦化身面条、预制菜等高附加值商品;从桑黄种植到健康养生旅游,农田变身文化研学基地与露营营地,以“农食融合”“农文旅融合”为引擎,农业发展实现“接二连三”。
  紧密联农,共享发展成果。《若干措施》提出“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并从产业发展和资产盘活两方面保障农民增收。面向未来,必须攻坚联农带农的痛点、堵点:创新经营组织形式,引导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主体有序发展,构建紧密发展联合体;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形成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通过深度参与,让农民不再单纯围绕种养生产打转,产业增值从“企业独享”变为“农民共享”。
  优化就业,激活乡村潜能。开辟更广阔的农村就业新空间,必须精准施策、打通堵点。满足新产业新业态提出的新要求,首在培育“新农人”。培训应以培强农民技能水平、培优产业发展能力、培育综合素质素养等为目标任务。在培训高素质农民的同时,针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聚焦智能制造、健康照护、直播电商等领域,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项目化培训模式。政策支持必须落到实处,细化落实用地、融资、税收等优惠,切实解决创业初期的“首贷难”“用地难”等问题,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为“新农人”保驾护航。
  乡村振兴的基石,在于让产业扎根乡土、惠泽于民。产业融合提升农业价值、建立联农机制共享发展成果、优化就业环境拓宽增收渠道——三者交织互促,方能将“增收”写入农民生活日常。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夯实产业根基 拓宽增收渠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