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大学生帮忙带孩子 解决暑期看管难
庆云:村里办起公益课堂

  庆云讯(马俊良田磊)7月31日下午5点,刚进家门,放下书包,于东立便打开手机,开心地与在外务工的父亲分享起学习经历:“老师讲了好多课外知识,还跟我们讲大学生活,他就读的学校就在爸爸工作的城市,长大了我也要考上这所大学。”
  今年15岁的于东立是庆云县渤海路街道红云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父亲在外务工,与爷爷一起生活。平时还行,可一到暑假,爷爷犯了愁。专业兴趣班费用高,在家自学怕跟不上,更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农村孩子的暑假学习生活如何科学托管,犯愁的不止于东立一家。
  群众的为难事,党委政府工作的大事。渤海路街道整合资源,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利用闲置房间、会议室等,办起暑期公益课堂,为本村中小学就读的孩子提供暑期托管服务。打开空调、整理桌椅,村委会值班人员每天做好看护。“办咱就要办好,单纯看护还不行,得让孩子们既学知识,又长见识。”于店村党支部书记于书森说。
  为补齐教学短板,村委会鼓励本村在读大学生参加义务教学,制定课程表,大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给孩子们进行作业辅导、体育锻炼,做科学实验,培养兴趣爱好,并与孩子们分享大学经历,让孩子们树立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的志向。
  说起树立志向,在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二的于书辉深有感触。“早立下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暑假期间,能有机会成为志愿者,跟家乡的弟弟妹妹分享知识,培养爱好,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让我的暑假有了特殊意义。”于书辉学习的是计算机信息专业,如今,在村里的暑期公益课堂,给孩子们辅导数学。
  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韩满仓介绍,暑假期间,乡村儿童脱离学校的管束,或沉迷手机,或结伴野泳,父母在外务工管不上,爷爷奶奶不能辅导功课。为此,村委会从实际出发,把村委会办公地点转化为“托管地”,设立暑期公益课堂,每周一到周五,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作业,精心安排美术、音乐、科学小实验等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穿插防溺水知识竞答、交通安全场景模拟等互动教学,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截至目前,渤海路街道已有11个村、3个社区办起了暑期公益课堂,53名大学生义务任教,130余名在校中小学生报名参加。“太好了,解决了俺家的一个烦心事,孩子们既安全,还能学习知识,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于店村村民刘国华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庆云:村里办起公益课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