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半年,我市6231人次参加项目化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技能之光照亮幸福前程

随着文旅产业发展,群演成为一种新职业。记者王志伟摄


  

□本报记者王秀青 本报通讯员王志浩 马俊良
  “通过培训,我掌握了一门技术,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这次学习,我了解了更多护理技巧,服务水平有了提升。”8月1日,在庆云县中医院,养老护理员王立臻提起护理技能滔滔不绝,这源于他前不久参加的庆云县养老护理员项目制培训班。
  今年58岁的王立臻是庆云镇蔡王村人,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力不从心。年初入职阳光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经过系统培训并考试合格后,被派往庆云县中医院服务7位老人。
  “每月工资3000元,离家又近。”王立臻对这份工作很满意,给长期卧床的老人洗衣、擦身、喂饭、喂水;帮轻中度失能、失智老人进行康复训练,陪他们训练、聊天、活动……从生活照料到基础护理,从康复训练到心理疏导,每个环节力求做到最好。
  “近年来,聚焦‘一老一小’,我们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市场趋势、群众需求进行了有机结合,举办了养老护理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等培训班,累计307人参加,真正实现了培训即赋能、结业即上岗的目标。”庆云县人社局职业培训股股长边立明介绍。
  乐陵市立足产业优势,着力打造特色技能培训模式——随着影视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组织电影电视演员技能培训,累计实现7600余人就业;大力对接本地企业引进手工订单,组织留守妇女和中老年群体开展速成培训,实现“培训即就业、学成即创收”,目前已培育5个手工制作工坊,帮助200余名妇女居家就业,人均月增收近千元;打造新业态培训模式,实施电商培训孵化“新农人”工程,培育“直播带货”电商人才1200余人;整合各方资源,探索“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全链条模式,为京津冀地区培养输送家政服务人才,人均月收入超1万元。
  今年,我市将“项目化技能培训促农民工就业”列入19件民生实事。截至6月底,面向返乡农民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开展项目化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231人次参加,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今年,我们实施了‘技能照亮前程’行动,通过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全过程服务,打造‘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构建群众点单、企业列单、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培训大格局。”市人社局就业人才中心培训科科长程珊珊说。
  具体工作中,坚持建立常态化职业培训需求调查机制,精准掌握企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缺口、细致摸排劳动者的职业培训需求,确保培训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举办德州“技能照亮前程”首批重点培训项目双选会,各县市区与8家有承担项目制培训意愿的高校、职业院校等优质培训主体深入对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8个;依据“双选会”结果,编制、发布首批培训项目清单,为各类主体参与技能培训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此外,市人社局对列入“技能照亮前程”首批重点培训项目的工种予以全额资金保障,由“政府买单”全力护航培训项目开花结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技能之光照亮幸福前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