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神兽出笼”谁来管?不少社区单位推出公益性托管——
暑期带娃何以不负所“托”


  文"图记者马乐 通讯员徐玉峰 李月
  又到暑期,“神兽出笼”,孩子去哪儿?由谁照看?一直是困扰上班族家长们的一大难题。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普惠公益性暑期托管服务。
  如今4年已过,托管服务是否真正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面对“年年见”的老问题,如今又有哪些新解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免费托管
  让暑期带娃不再难
  7月7日下午,在德城区新湖街道马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四楼活动室,社区组织的暑期公益托管班正式开班,10名小学生正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全神贯注地写暑假作业。“我上午睡个懒觉、看会儿电视,下午来这写作业,妈妈给我安排了进度,不会的题还有老师辅导。”三年级的段梓霖感觉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学习效率更高。
  孩子由社区托管,让段梓霖的妈妈刘芳松了口气。“原来打算把孩子送回老家,可担心老人吃不消,也怕她不好好写作业。社区的公益托管离家近,有几个孩子还是同小区的玩伴,我们也放心。”刘芳开心地说。
  同样不再为如何安置孩子焦虑的,还有在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工作的冯颖,单位已经帮她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单位工会连续3年举办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班,今年将于7月14日开班。“上课地点就在工会活动室,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上下班,孩子还能在单位吃午饭、睡午觉。‘娘家人’出手,不仅‘托’起了孩子们暑期的精彩,更‘托’起了我们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劲头。”冯颖说。
  为解决职工子女暑期托管难题,市总工会于近期发布工作提醒,号召全市各级工会开展职工子女暑期托管服务,为广大职工排忧解难。德州市中医院、德州市立医院等单位纷纷自办托管班,深受职工欢迎。除此之外,我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也依托场地资源优势,以艺术培训班、夏令营等方式推出各种暑期活动。
  记者调查发现,公益暑托班的安全正规是家长们最看重的。学生家长刘坤表示:“社区办的暑期托管班公信力强,是我们的首选。”家住德城区天衢街道肖何庄社区的外卖小哥王强,将女儿送到了社区的“幸福学堂”:“社区给管着,没有费用,减轻了家庭经济和看娃双重负担。”
  课程多样
  让学生“托”有所获
  在“双减”背景下,公益性托管班要提供怎样的服务,才能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一个成功的暑托班,应该是家长乐意送孩子前往,孩子自己也愿意去。”市委党校教授杨明文认为,暑托班不但要有足够的“量”,还得有卓越的“质”。所谓“质”,指的是暑托班不再单纯看着孩子写作业,而是要让孩子收获一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识。
  在记者调查中,很多家长也对公益性暑期托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能开拓视野、提升素质,学一门特长就更好了。”学生家长赵丽娜说。
  平原县总工会早早摸底职工需求,面向1至6年级的职工子女,开设街舞、国画等公益特色课程,还有羽毛球、篮球、游泳等体育项目,为了保证学习成果,还会在结业时举办汇报演出。“去年在托管班里我喜欢上了跳街舞,今年暑假还要跟着老师继续学。”平原县龙门小学二年级学生王思琪说。
  德州市中医院在暑期托管的特色课程中加入了中医药传统文化课,为职工子女详细讲解德州的中医药历史;德城区天衢街道果园社区则采取公益夏令营的方式,以少年游学、历奇体验营等为主题开展活动,带着孩子们走进泉城欧乐堡动物王国,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
  采访中不少家长反映,以往有些公益性暑期托管,由于场所、人员等限制,每周实际只托管一两天,不上课的日子孩子处于“脱管”状态。今年托管服务时间有了一定程度的延长,从4个星期到7个星期不等,有些已经建立了“全天候”服务体系。德城区新湖街道顺城社区暑期托管的时间安排在7月8日至8月8日,每周一到周五上午为作业辅导,下午为手工、书法等特色课程,让学生家长直呼“省心”“硬核”。
  多方参与
  让更多家庭受益
  暑期托管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诸多期待。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让公益性托管“托得住”又“管得好”?
  德城区新湖街道自2017年开始在社区推广公益性托管服务,今年暑期已经有9个社区加入。各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阵地,工作人员主要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对不少社区来说,开设暑托班资金、人员等都是“挑战”。德城区胜利社区为了能让孩子们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开设了书法、绘画、街舞等8门特色课程。“我们联合专业协会、辖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还有热心公益的退休教师等,依靠引入社会资源开设暑假课程。”社区党委副书记高菲介绍。
  大学生志愿者是公益性托管服务的生力军。共青团德城区委依托“青鸟计划”行动平台发布大学生志愿者简历,由社区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筛选,精准招募。“目前已经有近40名大学生进入暑托班服务。”共青团德城区委相关负责人孙悦介绍。
  目前公益性托管服务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乡村,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匮乏等原因,供给远远不足。武城县老城镇大赵庄社区由党支部牵头,组织8位退休老教师办起了乡村学堂,辅导社区30多个孩子。
  陵城区则鼓励中小学依据实际情况开展暑期托管,坚持“学生自愿、家长自愿”,在托管内容上实行“一校一策”,各校根据自身特点,提供自主阅读、艺体活动、科普教育等基本服务。临齐街道西关小学今年为650名学生开展了托管服务,报名的学生中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约有一半,他们暑期活动单一,缺少有力看护监管,在学校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由老师照管成为最佳选择。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暑期带娃何以不负所“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广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