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河法院创新审判管理模式
全流程聚合力 提升办案质效

  本报讯(记者董建新 通讯员刘君)5月26日,在对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进行审核时,齐河县法院审判管理部门发现当事人已申请庭外和解,于是启动审限分级管控,提醒承办法官跟踪进度。在多方努力下,该案已结束庭外和解,进入司法鉴定程序。
  齐河县法院创新全流程、闭环式审判管理模式,推行审判态势分析、办案质效跟踪、审限分级管控、裁判尺度统一、学术人才培育五大机制。以审限分级管控为例,通过“流程节点可视化+审限督办清单化”管理,设置立案、分案、送达、开庭、合议、文书制作等11个关键节点,确保案件高质效全速推进。
  “劳动是民生之本,必须做好司法保障。”近日,在齐河县法院质效分析讲评会上,院长张磊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近期,审判管理部门通过对重点质效指标进行“解剖式”分析,发现劳动争议案件同比上升幅度较大,且存在涉案人数多、调解率低等问题。据此,齐河县法院制作白皮书,发布典型案例,强化“调解+示范裁判”穿透式办案模式,让当事人对案件结果建立合理预期,提高案件调解率。工作中,齐河县法院依托审判流程信息系统,每月对收结案走势、案件类型结构等10项核心数据进行多维度“扫描”,精准捕捉审判运行中的“病灶”。
  “该案司法鉴定周期较长,且涉及多种鉴定,导致临近审限。”近日,在齐河县法院党组扩大会上,案件承办法官汇报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针对审限临界案件、发改案件,该院建立办案质效跟踪机制,创新“双向反馈”,承办法官反馈送达日期、开庭日期,审判管理部门通过发放督办函的方式明确案件审限剩余天数,同步对接业务庭室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
  类案裁判尺度不统一、新型法律问题研判滞后一直是审判一线的痛点和难点。近日,一场气氛热烈的专业法官会议在齐河县法院召开,某新型案件承办法官简要介绍案情,与会法官根据自身办案经验,围绕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结果等进行深入探讨。经过4小时的分析,法官对6件新型及疑难复杂案件形成一致意见。
  齐河县法院组建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4个专业法官会议,统一裁判标准和尺度。创新“判后答疑+司法建议”双轨制,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行业监管漏洞,向金融、住建等部门发送司法建议。
  建立“学术论文重点作者人才库”,选拔各审执部门业务骨干进入人才库并兼任质效联络员,通过“选拔入库—定向培养—成果转化”全链条培育模式,分层递进提升裁判文书、典型案例、学术论文、司法建议制作水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流程聚合力 提升办案质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法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