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绿能环宇公司实施动力电池包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
退役电池高效“上岗”

绿能环宇公司员工拆解退役动力电池


  本报讯(记者张志宁 通讯员马俊良)装车、运送、上线……5月19日,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组组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包由自动搬运小车转运送上拆解线。随后,机械手臂挥舞摆动,将电池包拆解为模组、电芯,再送至下一个生产工序。
  这是企业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场景。绿能环宇是一家专业从事动力电池拆解梯次利用、再利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山东省首家入选动力电池拆解“白名单”企业。2024年回收拆解动力电池1万余台套,营业收入超2亿元。企业负责人刘晓军介绍,随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提升产能迫在眉睫。由于行业特殊性,减少人为失误、精准识别产品、提升生产效能是技改提升的关键因素。
  如何让生产安全、精准、高效,突破发展瓶颈从而打造新质生产力?庆云县科工局技改科科长董少伟介绍,庆云县把技改作为重要抓手,坚持以国家标准、数实融合、绿色技术为引领,滚动实施“百项技改、百企提升”工程,引导企业进行智改数转和设备更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此,绿能环宇抢抓机遇,投资3700余万元,实施年拆解循环再利用5万套动力电池包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重点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精准数据分析。
  设备上新,产能上升。该项目陆续购置了激光雕刻机、机械臂、AGV小车等设备80台套,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更新电池包自动拆解线、自动组装线等。借助现代化设备,不仅让公司生产效能提升了50%以上,产品的精准率和安全性也得以大幅优化。
  刘晓军介绍,拆解后的电芯,检测后按照衰减程度,重新组合后应用到不同场景,如储能稳定在95%以上的蓄电池,通过加载BMS电池效率管理系统及自主安全防御机制,实现电池跟踪使用。加之大数据监管平台上线,外卖配送企业、快递公司主动联系合作,通过直接调用后台数据,可以优化配送流程。对于衰减严重的电池,则进行破碎提取不可再生矿物质,实现循环再利用。
  检测电池衰减程度,智能检测柜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企业通过“人工+设备”结合检测,存在失误和安全风险,如今,新上智能检测柜可以批量检测电池充放电运行状况,设备接收指令,自动化分拣归类,实现了产线自动化。
  “未来,随着产线不断优化,动力电池拆解将会更精准、更智能、更安全,退役动力电池蕴藏价值将得到更好发掘应用。”刘晓军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退役电池高效“上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经济·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