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公安机关依托“云端”“鲁剑”打击模式
去年破获经济犯罪案三百余起

  本报讯(记者董天力)5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公安局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
  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立足本职、担当作为,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打击突出经济犯罪方面,市公安机关依托“云端”“鲁剑”打击模式,将“更多破大案、更快破小案、更好控发案、更高效缉逃追赃”作为主攻方向,对重点领域经济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通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打击涉农领域虚开骗税犯罪等系列行动,累计破获经济犯罪案件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0人,挽回经济损失9600余万元。特别是在大案攻坚方面,成功发起全国集群战役8起,收到公安部贺电2次,有力维护了全市经济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市公安机关强化底线思维,建立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联合金融监管部门深化行刑衔接,整治金融市场乱象,通过案件侦办和专题研判发现风险隐患、薄弱环节30余处,针对性制发“两书一单”30余条。创新组建市县两级“经济卫士”志愿者队伍13个,吸纳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等领域专业人才1200余人,形成常态化风险防范体系。
  在护航经济发展方面,市公安机关以“警蓝护航”专项行动为抓手,重点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为企业挽回损失3100余万元。与市工商联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协作机制,为3000余家企业商户提供“法治体检”、法律政策宣讲等定制服务,走访重点企业300余家,化解风险隐患20余个。出台《助力提振消费护航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通过建章立制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合规管理,获得广泛好评。
  市公安局将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犯罪打击、风险预警、服务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重点推进经济犯罪预警监测平台建设,深化与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的数据共享,实现对经济犯罪活动的精准识别和提前干预。同时持续优化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探索建立涉企经济犯罪案件快侦快办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去年破获经济犯罪案三百余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