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鲁控电力30年专注细分领域,练就独门绝技——
一款产品一年卖了3.8亿元
  

□本报记者冯光华 高玉梁 本报通讯员邓美平
  从1995年5万元启动资金建厂,到2024年160余人创造年产值4.77亿元,30年间,位于夏津县的山东鲁控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变的是:企业始终如一,专注电力设备细分领域持续创新。仅JP柜(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柜)一款产品就拥有9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年产值占到企业总产值的近8成,2024年销售额达3.8亿元。
  鲁控电力专业从事高、低压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规模不大,却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多个分量十足的“头衔”,产值连续5年每年增长20%以上。“专注、创新、具有前瞻性,是企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公司董事长辛宗军一语中的。
  辛宗军介绍,自己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跟电器设备打交道。上世纪90年代,他曾在原夏津电器厂工作,离职后建立鲁控电力,进军自己熟悉的电器设备领域。
  “想要在行业里闯出一片天地,产品必须出众。我们选择在细分领域找出路,掌握一项独门绝技,做好做精一种产品同样能够打开市场。”辛宗军说。
  对此,鲁控电力积极“联姻”高校,先后与山东大学、重庆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同时,打造了一支由行业专家、资深工程师和年轻科研骨干组成的多层次研发团队。
  企业明星产品——JP柜,便是多年来研发创新结出的硕果。产品集成了电能分配、控制、保护、无功补偿等多种功能,与普通JP柜相比,具有动态智能管控、温湿度系统控制及高密封性、高绝缘性等优势,可适用于各种环境,且紧跟市场需求持续迭代升级。
  “我们还能实时采集产品的运行数据。比如,在夏津就能监测到远在内蒙古的设备运行情况,并根据数据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告知客户安排保养,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公司总经理李光大介绍,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产品销量在国内同行业中长期保持第一。
  目前,鲁控电力有博士17人、硕士近40人,每年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30%,获得知识产权72项。
  在企业智能化生产车间,激光切割机、自动焊接机器人、折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有序运行。辛宗军说:“近年来,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设备互联互通、生产数字化管控,生产自动化率达到80%、效率提高了30%。”
  在拓展市场上,辛宗军坚持前瞻意识,及时掌握市场动向。产品升级中,他将目光瞄准国家电网配套设备,2020年起,企业连续多年中标国网电力设备采购项目,目前80%的产品服务于国家电网。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款产品一年卖了3.8亿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