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常吃冷藏剩食有致癌风险,专家提醒——
冰箱并非食物“保险箱”
  

□见习记者张丽娜 本报通讯员张月华
  26岁小张因长期食用冰箱久置食物,近日被确诊为早期胃癌。据悉,刚工作的小张为节省开支,常吃冰箱里的剩菜剩饭,近期因持续腹痛、呕吐来院就医。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徐光增检查后发现其胃部有一个2厘米×3厘米大小的肿瘤,经手术切除后已康复出院。
  徐光增指出,小张患病与长期食用冰箱久储食物密切相关。因为冰箱温度较低,且处于相对密封状态,因此人们都有往冰箱里放食物的习惯,认为能提高食物的保质期。但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食物不会“变坏”。冰箱虽能延缓食物腐败,但无法完全阻止有害物质滋生。叶菜类冷藏过久易产生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炒熟的菠菜冷藏16小时后亚硝酸盐可能超标。久置的主食、坚果易霉变滋生黄曲霉素。此外,腌制类菜品内含大量亚硝酸盐,均增加患胃癌风险。
  对于冷冻食品、速冻产品不宜超过2个月,海鲜类不应超过3个月,禽类不得超过10个月,而红肉则不应超过12个月。若发现食物出现腐败迹象,务必立即丢弃,以防污染冰箱内的其他食物。
  徐光增提醒,冰箱并非“保险箱”,食物烹饪后要尽快吃完,要定期清理冰箱内过期霉变食品,腌制类食物需控制摄入量,若出现长期胃肠不适要及时就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冰箱并非食物“保险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