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壮大经营主体 激发经济活力
——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系列评论⑤

  本报评论员
  从街角的烘焙工坊到买卖全球的电商平台,一个个经营主体是稳就业、促消费、惠民生的关键支撑。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现场推进会议强调“狠抓全民创业”,并作出一系列有利于培育壮大多元化经营主体的部署,正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狠抓全民创业,不仅需要帮助经营主体降低创业门槛,更要“扶上马、送一程”,真正把经营主体的整体规模做大。去年,我市提出“争取经营主体突破100万”的发展目标,开始为不同经营主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培育帮扶。同时,大到国家级、省级园区,小到闲置厂房和楼宇,都在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场所。但对比发达地区和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我们仍存在创业平台供给不足、要素配置适配性不强等短板。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在优化资源调配机制、创新要素供给模式、政策精准直达等方面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办法。比如,通过微企创业孵化行动等载体盘活闲置资源,破除“找场地难”的创业门槛;大力发展电商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构建线上云平台、线下服务圈,真正把党委、政府出台的利好政策落到实处,为创业者提供更广阔平台、更丰富资源。
  狠抓全民创业,要“舞龙头带龙身”,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带动相关产业链式整合、集聚发展。对我市来说,集中资源培育双“50强”是做强骨干企业的当务之急,市县两级都要梳理出培育清单,一对一精准扶持。在“双碳”战略与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做强骨干企业必须紧紧依靠数字与绿色双轮驱动。据专家分析,工业数字化至少可提高5%的效能,绿色工厂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中的不停工,表明环保与生产可以兼顾。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拐点,德州唯有以更大魄力实施技改攻坚,更大力度招引优质项目,真正让智能生产线替换传统流水线,让数字孪生技术重构制造流程,才能带动地方形成独特产业小气候,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狠抓全民创业,做优环境是根本保障。当前,市场主体正面临需求收缩与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破解发展难题,需要构建政策支持的“及时雨”与制度创新的“硬支撑”。要以集成改革思维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要聚焦企业发展全周期,认真落实经营主体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27条措施政策,为企业提供从初创到壮大的全方位支持。要重视人才成长全维度,打造有利于人才集聚、成长和创新的优良环境,为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石粮。当百万经营主体在德州大地上拔节生长,必将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书写新时代活力德州的精彩篇章。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壮大经营主体 激发经济活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时政】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