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访民情、帮复工、促就业——
宁津:人大代表各尽所能解难题
  

□本报记者王露 本报通讯员胡晓阳
  春节过后,宁津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深入村庄社区、街头巷尾、企业现场、田间地头,开展为民服务解难题行动。
  “今年冬天下雪少,地太干,小麦出苗不均匀,怕是会影响收成,就盼着入春浇地供水能充足。”2月18日,在大曹镇,县人大代表张兴让与该镇张傲村种粮大户章国臣走进麦田,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小麦即将迎来灌溉期的水源保障问题,张兴让表示会积极协调镇政府水利部门,为群众抢种保苗提供充足水源。
  在相衙镇,县人大代表、出租车司机滕海清依托该村每月9日的“孝老日”,为村里孤寡、留守老人提供助餐等综合服务,同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滕海清的出租车也成了代表面对面倾听民声的移动联系点。“大家对咱镇咱村的发展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和我唠唠,车上有一个专属二维码,也可以随时用手机扫码留言。”除每月9日的“孝老日”之外,群众联系人大代表还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实现了代表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在保店镇,企业已经开足马力加大生产,县人大代表主动对接,入企服务,助力企业释放产能。复工以来,共收集到材料运输、人才需求等建议21条,帮助解决企业用工、贷款等困难8个。
  张大庄镇发挥企业界人大代表数量多、资源多的优势,通过群策群力,为当地村民和周边企业搭建用工对接平台,举办零工市场招聘会和免费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提升就业能力。“我参加了去年的电工培训,现在是一名熟练的电工师傅,月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村民张子峰说。
  在杜集镇,人大代表深入村内留守老人、困难群众家中进行重点走访,与群众面对面聊家常,仔细询问群众目前生产生活、看病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进行分类梳理,撰写代表建议12条,目前已提交镇政府办理。
  在刘营伍乡,郭营伍村与刘营伍村交界处有一处湾渠,紧邻公路边,没有防护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县人大代表张长英收到群众诉求后,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调研,并联系镇城建办、交通站等部门,沟通设置隔离护栏方案,经过紧急施工,隔离护栏于近日安装完工。“现在有了隔离护栏,村民们晚上路过这里再也不担心有安全隐患了。”郭营伍村党支部书记刘伟感慨地说。
  “通过代表走访活动,群众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做到解决群众烦心事‘零距离’‘接地气’,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不断走深走实。”宁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会利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宁津:人大代表各尽所能解难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