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城管温情执法 暖了商户心
  

□车横
  “过年了,该摆的摆,多挣点儿钱……”近日,夏津县城市管理局喊商户店外摆摊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夏津城管主动登门告知商户,1月19日至2月17日,在遵守“门前五包”规定前提下,可在店外摆摊。
  城管邀请商户店外经营,这事听起来挺新鲜。要知道,店外经营、乱摆乱放向来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和重点,城管和商户之间几乎势如水火,时常上演“猫鼠游戏”,甚至产生肢体冲突。夏津城管与商户如此和谐,让不少网友呼吁各地都来“抄作业”。
  事实上,夏津城管的这种“反向操作”,并非首次出现。2024年中秋节前夕,夏津城管上门喊商户赶紧摆摊:“中秋假期前后(9月12日至18日)可在店外经营……现在钱难挣买卖难干,抓紧出摊挣钱吧。”相关视频一出,同样好评如潮。
  当然,允许商户店外摆摊并非无原则的放任,比如商户要确保门前干净整洁、不扰民、不影响交通、不占盲道等。正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城管拿出了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商户自然非常乐意配合好城管的工作。城管和商户“双向奔赴”,既守护了城市烟火气,又维护了市容市貌,“面子”和“里子”都有了,这大概就是城市治理应有的样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次喊话商户店外摆摊事件中,夏津城管都提到了挣钱。对商户来说,挣钱关乎家庭生计。将心比心,方得人心。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善意,这是为人处世之道,又何尝不是管理之道?让商户多挣钱,这不仅是民生大计,更是城市治理的应有之义。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看看商户们的钱袋子就知道了。
  现实中,有些地方过于注重城市外表的干净、整洁、美观,而忽视了城市内在的底蕴、温度和活力,没有处理好“里”和“表”的辩证统一关系,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治理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这意味着,政府部门在城市治理中应更多地扮演服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简单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要转变思维和理念,主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型。
  事实证明,只要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一些打破常规的举措可以取得多赢的效果。比如,近年来,德州多地政府大院开放让农民晒粮,不仅解决了农民燃眉之急,更彰显了政府机关亲民、便民、为民的形象。
  那么,允许商户有条件地进行店外经营,能否常态化、制度化?这是需要管理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城管温情执法 暖了商户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