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去年八月以来,全市新增端口四万余个——
充电设施扩容 市民满电出行

居民感受到智能充电车棚的便利。记者刘振兴 摄


  记者王秀青
  1月31日,走进天衢新区龙溪香岸小区,宽敞的车棚、安装整齐的充电头……一个个崭新的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引人注目。“家里有3辆电动自行车,地下室放不开,以前经常停在楼道里,拉线充电既麻烦又不安全,还妨碍进出。如今有了新车棚,难题迎刃而解。”16号楼前的充电车棚投用2个多月了,居民李海荣表示很受益。
  龙溪香岸小区2015年建成,共有居民4696户、1.6万余人,建设之初未设充电车棚,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增加,充电难题凸显,居民要求建设充电车棚的呼声越来越高。“按照区建设管理部要求,我们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反复摸排,多次沟通。目前,累计建成充电车棚43个、增设充电头2600个。棚内每隔12米配备一组灭火器,提高安全性。”龙溪香岸小区物业经理靳琨介绍,车主可通过微信扫码支付电费,充一次电花费1元多。
  2024年,我市实施“满电回家”等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行动。9月,天衢新区建设管理部联合镇街和社区,携手物业公司,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积极安装智能充电桩。此前,采用“物业公司初步摸排+属地补充排查+第三方现场踏勘”的方式,对全区83个物管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停情况进行摸底,在小区各楼栋之间寻找合适位置建设集中充电设施。天衢新区建设管理部物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左爱东介绍,去年,全区新增改扩建充电设施836处,充电端口累计达44020个。
  “非机动车规范化管理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必考题。”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科长陈新林介绍,为了解决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对于既有住宅小区,我市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调查摸底统计,明确任务数量,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组织乡镇(街道)制定“一小区一对策”,持续推动小区内空间的有效利用;对于既有住宅小区外区域,印发行动方案,明确由住建部门牵头,11个部门参与,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全面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同步纳入市政府重点督办事项。自去年8月以来,全市共新增充电设施5205套、端口4.5万余个,充电端口累计近20万个。其中,既有住宅小区内新增充电设施3959套、新增端口3.74万余个,小区内充电端口累计达到19.23万个。小区外集中停放场所新增充电设施1246套、新增端口7996个。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充电设施扩容 市民满电出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