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恪守司法底线,勇于担当创新,全国模范法官李文桥——
有守有为 无愧天平

李文桥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


李文桥与同事认真研判案情。记者路龙帅 摄


  记者邓静 李智群 通讯员郝悦 胡燕燕
  1月13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暨全国法院“双模”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李文桥获“全国模范法官”称号,全市唯一。
  今年40岁的李文桥是河北枣强人。2010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毕业后,他考入武城县法院,先后担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等职务,参与了该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2017年,李文桥经遴选考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现任该院立案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审判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李文桥在办案中坚持快与慢协调、情与法平衡、刚与柔相融,有坚守、善作为,先后被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法院诉讼服务示范先进个人”“德州市最美法官”“全市法院十佳青年法官”“全市审判执行人才”等称号。
  快慢有道
  跑出质效“加速度”
  1月11日,星期六,李文桥仍在办公桌前忙碌,及时复盘案件已成为他的习惯。近三年,李文桥平均每年办案超1000件。
  “急脾气,办案不等、不拖,从来不积案子。”熟悉李文桥的同事都这样评价他。
  李文桥几乎没在晚上8点前回过家。一天的喧嚣结束,他开始仔细复盘当天的庭审。“我们多做些工作,当事人也能更快了结案件。”李文桥说。
  李文桥也有“慢”的时候。
  2024年3月,甲公司以借据、转账记录等为证据,向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偿还借款5000万元。庭审当天,被告未到庭。
  原告的证据非常完整,当庭判决看似合法合理,但职业敏感让李文桥心生疑虑。他意识到,近乎完美的证据背后或许另有隐情。围绕款项来源、交付方式、还款情况、双方有无其他关系、经办人员等细节问题,李文桥向原告进行了细致询问。一无所获后,他又拨通了被告的电话,对方对债务大包大揽的态度让李文桥坚信了自己的判断。
  李文桥随即宣布休庭。此后,他和同事前往多家银行调取原告、被告的银行流水明细,最终发现甲公司于2022年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将资金“借”给乙公司,事后通过乙公司控制的案外人银行卡又转回至甲公司账户。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资金交易,通过案外人账户最终形成一个闭环,涉案借款实际并未发生。双方通过此种转账方式,虚构了债权债务关系。由此,甲公司达到转移资产、规避债务的目的。
  两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也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最终这起诉讼被李文桥判定为虚假诉讼。
  李文桥认为,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在审理每一起案件时必须保持如履薄冰的态度。他说:“审理案件不能为快而快,必须高质量办好每一起案件,在向时间要效率的同时,也要让公平正义抵达。”
  多年来,李文桥办理的案件服判息诉率超过90%,无错案、重大过失、重大舆情及违纪违法等情况,审判质效在全市名列前茅。
  “小案”促“大治”
  释放司法大能量
  “你们的孩子已经8岁了,草率离婚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挽回的伤痛。只要有一丝机会,我们也不愿意看到孩子因为父母冲动离婚而受到伤害……”这是李文桥在一份离婚案件判决书上写下的判后语。
  在武城县法院期间,李文桥接手了这起离婚案件。女方情绪激动,坚决要求离婚。审理过程中,李文桥了解到,双方并没有实质性矛盾,只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次发生争执,导致夫妻感情降到冰点。
  作为主审法官,他认真倾听双方意见、疏导双方情绪,最终作出不予离婚的判决,并写下上述判后语。这份用心用情写就的判后语打动了夫妻二人,他们给李文桥打来电话表示感谢,三口之家重回正轨。
  这起案件虽“小”,却引发了李文桥的深思:“婚姻破裂导致大量社会问题出现,如未成年人教育与抚养、家庭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等。家事纠纷已不仅仅是个人私事,而是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
  此后,李文桥进行了大量梳理研究,并启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家事审判从单纯的案件审理向情感修复、亲情弥合转变,打破了原有的对抗式、诉辩式审理,逐步形成家事审判改革“德州模式”。此后,全国近200家法院来到武城参观学习。
  “我们办理的案件大多数是小案,但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只打一次官司,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起案子都是大案。只有办好每起案件,总结好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才能推动司法进步与社会和谐。”李文桥说。
  刚柔并济
  彰显司法力度与温度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李文桥的办案秘诀是“人心换人心”。
  2022年4月,一起“钉子案”摆在李文桥面前。因为历史原因,某村村民王某长期无偿占用集体土地种树,村委会欲将土地收回,但王某却索要天价“赔偿”,否则拒不清除涉案土地上的树木及其他附属物。多次协商无果后,村委会以排除妨害为由将王某告上法庭。
  在将案件材料烂熟于心后,李文桥和同事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王某是一位将近80岁的老人,得知来意,老人态度强硬,坚持原诉求。
  “大爷,您别急,我们今天来就是陪您唠唠家常,帮您出出主意。”在李文桥的耐心沟通下,老人慢慢卸下防备。他跟李文桥聊起村庄历史、自己年轻时的辉煌,一上午的时间,李文桥都在旁边耐心倾听。
  这次走访,让李文桥摸清了案件的来龙去脉。他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调解,一方面启动司法程序。随后,李文桥找到村委会,通过沟通,村委会同意拿出一笔钱补偿老人。
  “大爷,咱的林地没有承包合同,如果走司法程序,您不但要砍树,拿不出有力证据的话,还得返还承包费。”再次上门后,李文桥给老人讲了利害关系。
  看到老人态度有松动,李文桥趁热打铁:“咱找懂行的人看看这些树值多少钱,卖了树,钱归您,村集体另外再补偿一笔钱,您看行不行?”老人点头同意。评估时,李文桥全程陪同。
  由于补偿金额未达成一致,案件如期开庭。考虑到老人腿脚不便,李文桥提前申请,安排专人上门接送。此后,李文桥又多次找到老人及其家人,把情理、法理掰开了、揉碎了,慢慢讲给他们听。就这样反反复复做工作,最终,在李文桥的主持下,老人与村委会达成和解,在合理补偿范围内圆满结案。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人心换人心”,李文桥就这样“磨”掉了一件件“钉子案”“骨头案”。
  李文桥待人温和,但面对要挟恐吓,他不惧打击报复,恪守司法底线。
  他曾办理过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接手之初,被告人就通过各种方式给他施压,李文桥坚持秉公执法,公正判决。“法官形象,很大程度代表司法机关的信誉,关系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程度。作为一名法官,要以为民情怀传递司法温度、以担当精神彰显司法力度。”李文桥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有守有为 无愧天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法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