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大寒节气 做好这4点为来年“春生”打基础
  

□本报记者邢仁宇 本报通讯员陈萍
  大寒,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一时节天寒地冻,极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导致发热、咳嗽、关节疼痛等病症。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贾海涛介绍,如果养生得法,大寒不仅不会生病,还能为来年“冬藏”转“春生”打好基础。
  睡宜早,养精蓄锐藏阳气。贾海涛解释说,早睡养阳气,晚起固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因此,早睡晚起可使人精力充足、体格强壮,反之则有可能伤及肾脏,使人昏昏欲睡、易感风寒。
  动宜慢,微汗为宜调气血。冬藏时节,锻炼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以调理气血为目的,全身发热、手脚温暖即可。若感受到出汗迹象,要适当休息,切忌大汗淋漓。此外,要做好热身准备,避免造成损伤。
  身宜暖,头胸背足忌寒凉。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作,因此,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头、胸、背、足4个部位,均血管密集,需着重保护:出门时要戴好帽子,胸背部多加件衣服,穿保暖性好的鞋子。每晚睡前可用温水泡脚,以达到驱寒养生的效果。
  心宜平,节制喜怒晒太阳。此时节人体阳气内敛,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情绪。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影响身体健康。可以在晴天时多晒太阳,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人心情愉悦。晒太阳还能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症。
  饮食方面,大寒是“冬藏”与“春生”的转折点,此时饮食既要讲究温补,又要为身体适应春天的生发做准备。日常适当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此来抗寒气、保阳气。可增加大枣、百合、莲子、松子等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也能为身体适应春天的生发做好准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寒节气 做好这4点为来年“春生”打基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