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义渡口镇牵手高校产学研促增收,建立“智库”聚能人引项目——
培优人才队伍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刘春杨 本报通讯员侯晓雅
  “马上到春节了,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一定要严加防范非法集资。”1月13日,陵城区义渡口镇大李管区联络员陈迪在村走访时嘱咐道。他是该镇2024年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同他一起入职的共有6人,分别在基层党建、矛盾调解、招商引资等岗位工作。
  陈迪等人才的到来,为义渡口镇的基层治理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更强活力。敞开怀抱欢迎高学历人才,想方设法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义渡口镇近年来一直坚持的引才留才方向,一系列有力举措“落地生花”,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基石。
与高校“牵手” 科技转化在地头
  2024年暑期,山东农业大学“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作贡献”大调研走进义渡口镇,解读农业政策、推广生产技术,并建立乡村振兴驿站,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难题。
  “乡村振兴驿站搭建起产学研沟通的桥梁,成为专家服务产业的‘主战场’,学生成长成才的‘练兵场’。研究成果转化在田间地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在2024年12月受邀为山东农业大学公费农科生讲课时,镇党委书记孙丽苹说。
  义渡口镇不断强化校地合作,近年来与上海复旦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4家院校“牵手”,建立博士工作站、就业实习基地、乡村振兴驿站,推进科研成果及时“开花结果”。2024年,该镇建立农村技能人才培训中心,这是省内唯一 一个建立在粮食产业链上的基地。其以“进门是教学课堂,出门是实践基地”的创新培训模式,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授予“全国乡村振兴产学研基地”,全国仅有2处。
青年顾问助力 建设“乡村CBD”
  日前,2024年德州市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在五虎庄乡村振兴联合发展中心结课。中心总面积3755平方米,2021年建设完成,设置了行政审批、快递服务等8个功能室,下沉135项便民服务事项,涵盖议事协商、综合办事、公共服务、餐饮住宿等20余项功能,成为村民们眼中普惠共享的“乡村CBD”。
  “外面千好万好,不如自己家乡好。”段店村村民段长齐2018年带着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忱回乡创业,经过学习、调研,在镇党委政府支持和跨村联建的基础上,他参与投资建设了五虎庄社区乡村振兴联合发展中心。段长齐等人创新思路开拓中心功能,不但可以举办各类培训,还可承接餐饮、住宿、婚宴等服务产业内容,打破了义渡口镇“零住宿”的记录,为周围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
  段长齐也是义渡口镇聘任的青年顾问之一。为鼓励在外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争做家乡建设“智囊团”和宣传大使,义渡口镇2023年举办了青年顾问人才助力发展座谈会,为12名返乡人才颁发村级青年顾问聘书。目前“智囊团”围绕农业、文旅等方面,已经为家乡发展建策献言30余条。
在外人才“搭桥” 惠及7000余老人
  1月15日,果园村幸福食堂的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目前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计划春节后投入使用。村民们翘首以盼的幸福食堂,是兴农康养公益工程项目的一个试点,由铁头村郭仁军联系在外能人搭建平台引进。该项目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扶持,将在义渡口镇的16个村庄建设幸福食堂,惠及镇域7000余位老人。
  为挖掘更多在外人才为全镇乡村振兴献策出力,义渡口镇聚焦在外高级人才、致富能手等建立人才库,现已纳入317人。以情留才、群策群力,增强了大家的使命感和归属感。目前,已成功举办10余场交流活动,对接招商引资信息6条,达成意向合作3项。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培优人才队伍 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三农·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