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怀念那台打字机
  

□满春重
  我真正步入社会是从当打字员开始的,像战士手中的枪一样,打字机是我正式“入伍”后的第一件武器。
  我是一名师范学校毕业生,从入学那天起就立下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志向,但分配工作时我却被安排到县委机关成了一名打字员。那时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是由组织分配安排工作,我一个农村孩子,县里面一个人都不认识,怎么会一下子去了县委机关工作呢?后来我才听说,当时县委办公室需要一名打字员,办公室的领导专门找到县教育局,从那年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中进行挑选,条件是家庭政治清白,在校期间表现优秀,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年龄相对较轻,结果最终选中了我。从此,我就和那台打字机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缘。
  参加工作之前,从来没见过打字机长什么模样,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感觉是那么新鲜和陌生。那是一台老式的机械打字机。打字机下方有一个长方形的字盘,里面排满了密密麻麻的铅字;上方是一个直径大约有10厘米左右的滚筒,打印蜡纸卷在滚筒上;中间部位有一个可以前后左右移动的手柄,打字时可以操作手柄把铅字钳起来打在蜡纸上。
  刚开始学打字时总感觉自己是那么笨拙,手柄好像总是不听使唤,好不容易“叼”起一个字,打到蜡纸上不是用力大了就是用力小了,油印出来墨迹有深有浅。最难掌握的还是要熟背字盘。字盘上总共有2450个字,中间部分大约七八百个字是一些常用的词组,两边是按偏旁部首排列的,常用的部首排在里面,比如“三点水”“单立人”“提手旁”“木字旁”等,较少用的则排在外面。一些不常用的生僻字专门放在储字的字盘里,需要时再找出来。熟练掌握打字技术,必须在牢记字盘的基础上,做到双手配合娴熟,想打哪个词组和单字都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像战士打枪一样,不管连击还是点射都能够一枪中的。为此,刚上班那段时间,我不分昼夜地苦练基本功,很快便适应了工作需要,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赞许。
  能够在县委机关当打字员,感到最大的荣幸是组织的信任。打字工作接触到的文件有些是属于机密性质的,有些需要领导掌握的内部材料或向上级报送的机密文件交给我打印时,我感到十分光荣。要知道,对于一个干部来说,政治上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记得有一次,县公安局破获了一个重大的反革命间谍案,河北沧州的一名说书艺人串通武城县的另一名说书艺人,被国民党敌特策反,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获取了一些机密情报,并多次通过秘密接头或邮寄方式传递给对方。县公安局政保部门很快掌握了有关线索并一举破获此案。有关此案的有些材料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县公安局的同志向县委办公室的领导求援,请求协助将文件打印出来。任务交给了我,因内容需要保密,白天又人多事杂,我就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加点工作,尽管累了些,但心里又为接受并圆满完成任务感到非常高兴。
  打字工作使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刚走进机关时,对于公文的写作要求一无所知,当了打字员之后,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多了,慢慢地我喜欢上了公文写作。打字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一边打字一边细心体悟不同公文的写作特点。小到一个通知,大到文件、领导讲话、工作简报等,渐渐地悟出了其中的一些写作规律。同时,掌握了在学校里从未听到过的有关政治、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村等方面的很多专业词汇。打字工作成了我全方位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看到了一个纷繁复杂和多姿多彩的鲜活世界。
  打字工作还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那时的县委县政府两个办公室的文稿起草和打印基本不分家,都是统一安排调度,仅有的两台打字机,承担了县委县政府两个大院的全部文印工作,因此加班加点成了工作常态。我和另外一位同事也不分彼此,有了工作任务都是争先恐后抢着去做。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节后,县里要召开三级干部大会,人多材料多,年前需要把所有文字材料都打印出来,光是领导讲话、典型发言等油印出来就足有50多公斤,一天忙活下来累得腰酸腿痛,躺到床上一动也不愿意动。不管多忙多累,保证文印的质量始终放在我们工作的首位。特别是领导讲话和“红头文件”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现在是电脑打印,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更改过来,那时是先把文稿打在蜡纸上,然后用滚筒油印机进行印刷,如果等印出来才发现有问题想改动,就得废掉整版蜡纸重新打印。这就要求在印刷前必须逐字逐句包括对标点符号进行反复校对,确保不出错误和纰漏。这种工作性质对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这台打字机相伴近一年的时间,我被调整去从事文字起草工作,忙起工作来再也没想打字机的事情。多年之后,当我离开县委机关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想到了它,想到了我工作“入伍”后的第一件武器。但时过境迁,老式打字机已经被电脑取代,铅字字盘已经换成了字母键盘,那台打字机已经永恒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了我今生永远的怀念!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怀念那台打字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