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清代廉吏郑荧——
廉诚为本 美政载道

  修广利 乔明德
  郑荧(1791年—1859年),字灿若,号耀堂,清山东武定府乐陵县(今乐陵市)人,嘉庆十八年(1818年)考中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授东河县令。后又任柘城、祥符、淇县、舞阳、偃师知县,郑州知州,彰德府、怀庆府知府。
  善听机断 享誉地方
  清道光九年(1829年),郑荧任河南柘城县令。初到柘城还不到三个月,断理积案达500多件。前任上诉的八桩案件上司已经交予州府审理,上级此时又把案件转予郑荧审理。除此之外,柘城发生的重大案件,朝廷设定了结案期限,诏谕非常严厉,其间更换数位官吏审理而未能定案,巡抚非常忧虑,也将此案交予郑荧办理。郑荧经过缜密考证,很快就将案件办理完毕。巡抚大为诧异,再三确认案件审理无误后,予以记功表彰。
  郑荧为官20年,虽然大多数时间任知县,但各级官员凡是有疑狱的都写信向郑荧请教破案之法。郑荧任职淇县知县时,陕甘总督杨遇春路过淇县,看到淇县市井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对郑荧大加称赞,说道:“君,忠信人也,吾闻诸淇人矣!”
  心怀黎民 清廉拒贿
  郑荧任职舞阳知县时,将境内盗贼的巢穴、岗亭和土堡全部铲除,以利民便商,县内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任职偃师知县时,剔除夙弊,百姓感激,为其立生祠。不久,郑荧调郑州任职。郑州为交通要冲,役民、马牛、车辇的赋税是其他地方的三倍,郑荧乃一一核查,能减当减。
  郑荧任职彰德府知府时,正值灾害发生,百姓饥寒交迫,郑荧力请上司赈济,并自己动手录入灾民户口,没有一丝一毫隐瞒和不合实际的支出。朝廷遣大臣查勘赈灾情况,看到册籍与受灾村内榜示完全相符,就连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也没有丁点差错,可见郑荧对百姓的拳拳之心。任职怀庆府知府时,有富人王甲因冤案入狱,郑荧经过缜密的考察之后予以平反。后来王甲以祝寿的名义送给郑荧三千两黄金,郑荧正色拒绝。祥符、中牟两地河道淤塞,朝廷拨款治河,郑荧主管料场,分毫无差,位次相同的官吏因此憎恨,以危言欲撼动郑荧与之同流,郑荧大义凛然,不为所动。郑荧孝悌敦睦,全家长幼50余人同居一处,其乐融融。乐陵县内的社仓、义田、义学,郑荧皆捐资以助,百姓无不称道。归里之后,读书不辍,手抄《十三经》两遍,年老却更加恭谨,虽处闲居之所而必正襟危坐。白天的所作所为,晚上皆记录在册,几十年未曾间断,为此积累了几十本厚厚的册子。他对儿孙们说:“我生平没有因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所做的事情不求闻达,不争富贵,大概得力于儒家先贤的谆谆教诲而已。”
  咸丰九年(1859年),郑荧病卒,享年68岁。晚清名臣张之洞为郑荧撰写墓志铭,评价郑荧道:“之洞尝客游梁,若车马徭役之浮滥、地丁银钱盈绌之纷纭、南汝土寇之剽祸、官吏视河工为利孔、工估物价十不副二,州县平日必报灾为利,及遇凶岁,灾而不赈,赈而不实,皆中州官吏积痼,民生患苦之所在。君一一反之,可谓贤矣!”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廉诚为本 美政载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