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民生优先 惠泽百姓
——两会热点聚焦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中心院区投用,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记者刘振兴 摄


  记者王秀青 通讯员韩文秀
  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21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2024年亮眼的民生答卷,饱含着党委政府浓浓的为民情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诸多期盼一一变成现实。
  今年两会,民生仍是关注热点,针对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切,代表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畅谈感受和打算,表示加力提效增进民生福祉,共筑幸福之路。
  聚焦急难愁盼
  办好民生实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办19件民生实事,用心用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真正让群众看见明显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巾帼家政进社区是今年要办的19件民生实事之一。“按照部署,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在全市选取200个社区建设巾帼家政服务站点,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提供收纳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妈妈岗’就业岗位,帮助广大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对此,市人大代表、市妇联主席刘芳表示。
  “去年,助老幸福食堂建设、适老化改造等民政工作,我们均交出了让群众满意的答卷。今年报告部署的养老、社会救助以及‘六床联动’试点呵护失能失智老人、护航孤困儿童健康成长两件民生实事,社会高度关注、群众热切期盼。”列席会议的市民政局局长王吉峰说,民政部门将按照报告要求,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统筹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闭环运行机制,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作为21件民生实事之一,2024年居民长护险制度试点扩大至9个县市区,覆盖人数增加到326万。”市政协委员、市医保局局长何新梅表示,今年,医保部门结合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大力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医保基金监督管理体制,全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
  培育新增长点
  增强群众获得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4年,我市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创新推出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办好“开发设立特色公益性岗位”民生实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就业优先。”列席会议的市人社局局长赵宗虎介绍,全市人社系统将按照报告部署,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建好用好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供需对接活动200场以上。持续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力争开展家政康养等特色培训5000人次以上。完善覆盖大学生毕业前、离校后的完整服务链条,力争集聚青年大学生3.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
  市人大代表、德州市宝丽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文玉为26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为万余名妇女提供免费培训。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新开发特色公益岗1万个以上”“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部署非常支持,她说:“我一定勇挑社会责任,在做大做强企业、促进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瞄准新需求
  提升生活品质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和家庭幸福。“报告提出,要发展优质教育。19件民生实事中3件涉及儿童、青少年。其中一件是关心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视力防护。”市政协委员、天衢新区长河小学校长孟杰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安装护眼灯且引导孩子们科学用眼以外,更主要的是一定要增加孩子们的户外体育运动时间,“我们愿意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引领更多学校的孩子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病有良医是百姓期盼。“报告提出,深化‘三医联动+中医药’改革,开展中医药传承推广提升年行动。”市人大代表、乐陵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鲍丽说,将以此为指引,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发展,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优化分级诊疗体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护佑群众身体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凸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市政协委员、山东燕归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车炳涛建议,推动医养康护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促进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资源,形成服务合力,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护、医疗卫生、康复训练、健康指导等全方位的精准优质服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民生优先 惠泽百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两会专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