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柳下夜话”访民情解民忧
  

□本报记者 王志强 本报通讯员 孟娟
  “村里的土桥坏了,农机设备不好下地,能抓紧给修修不?”
  “村中的垃圾处理能再快一点吗,有时风一吹味儿很大。”
  ……
  10月5日傍晚,宁津县大柳镇中陶村池塘边,吃过晚饭的村民们围着老石碾坐了一圈,村干部拿着笔记本,仔细记录村民们的意见建议——村里的“柳下夜话”活动开始了。
  王德亮有些着急,率先反映了农机过桥的问题。宁津县人大代表、中陶村党支部书记赵金昌对村“两委”成员说:“明天一早,咱们就一块去看看。马上就秋收了,得抓紧修,别耽误农忙。”
  当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村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问题,村干部认真记录、有问必答,群众由“单向听”变成了“能互动”,既有了参与感,又增强了认同感。
  “柳下夜话”是该村去年5月确定开展的创新活动,本意是针对村民喜欢晚饭后围坐聊天的特点,宣讲国家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增进邻里感情。赵金昌发现,谈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村民们愿意说真话实话,能听到很多群众呼声,明确了村里的工作方向,就一直延续至今。用他的话来说:“柳下夜话”成了干群交心会、工作促进会。
  村里的水簸箕坏了,村干部就全员上阵,抓紧抢修;村庄绿化有待提升,环境卫生还有死角,村里就种植了50余棵国槐,清理了3处垃圾死角,拆除了1处危房……“柳下夜话”开展以来,尤其是近半年,村民们发现,自己反映的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第一个原因是村党支部将“柳下夜话”作为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的新抓手,每次活动都做好记录、进行汇总,第二天优先办理。再一个原因是该村按照上级政策分批摘掉多余的牌子,村干部的负担减轻了,表格填报、拍照留痕等方面的工作少了,为群众服务的时间多了,村干部按照“马上就办”的思路,能够更好更快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白天忙地里的活儿,晚上就在这池塘边参与‘柳下夜话’,办事越来越快,村子越来越好。”谈及“柳下夜话”带来的变化,村民赵凤兰特别兴奋。
  “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有7年了,最近两年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听着村民们对活动的认可,赵金昌打心底里高兴,“‘柳下夜话’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能够更好了解民意。接下来,我们将在继续延续这项活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让村子发展越来越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柳下夜话”访民情解民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