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房子的记忆
  

□马清水
  人到中年,许多记忆尘封已久却清晰如昨,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记忆:土坯房、枣树林、芦苇塘,还有坑洼不平的东西大街与南北胡同,长满杂草的屋顶冒起的炊烟……历经几十年的时光变迁,记忆里这些图画的线条和色彩在不断改变,伴随着自己的成长,印象最深的就是从低矮的土坯屋到高大宽敞的砖瓦房,生活从清贫逐渐进入小康和富足。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父母盖房子的酸甜苦辣,至今仍历历在目。
  记忆最深处是我们家的小西屋。小西屋是和爷爷住的独院和大伯家住的北屋相对来说的。小西屋房子很矮,墙是土坯垒起来的,做房基的青砖仅有三五层。只有两间屋,总共不到20平方米的样子。北边那一间是外间,屋门朝东,迎门靠西墙摆着一张掉了漆的红色八仙桌,墙角有个不大的灶台。整个里间就是父母和我们姐弟三人睡觉的土炕。
  那时父亲在一家企业上班,母亲则是听着铃声到生产队里“上坡”干活。记忆里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和颜悦色,我们感冒发烧了,母亲就用小酒盅烧热了酒一遍遍在我们后背上搓,一边还哼唱着吕剧。大姐带着我和弟弟很懂得讲秩序,那张八仙桌有三个抽屉,姐弟仨一人一个,存放仅有的几件玩具,还有捡拾的钉子头、螺丝帽之类。
  后来小弟弟出生了,再后来两个妹妹又来到这个家。我们就一起见证了父母一座座地盖房子,我们也跟着一次次地搬家。根据母亲的命名,依次是东北屋、“道南的家”,最后住在按规划修建的“道南的新家”。
  东北屋的称谓来自老宅的位置。我那时刚读小学,对“砸地脚(盖房前先打地基)”充满了好奇。族里的大爷喊着号子,扶着夯,五六位20来岁的小伙子有节奏地一起用力,“猛打呀、猛松开,吆呼嗨嗨吆呼嗨,嗨嗨。”“划过来啊,加点劲啊,哎嗨吆嗨依格吆呼嗨……”那些号子声清晰地刻录在我脑海里,时常不小心就一段段地播放出来。
  建“道南的家”是1982年以后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村里统一规划了宅基地,父母和我们姐弟惊喜地数着大姐一次卖棉花得来的700元钱,决定在大街南面自家宅基地里盖五间新房,但仍然是土坯墙,甚至开始几年没有能力再建院墙和大门。
  记忆最清晰的当数“道南的新家”。1991年,父亲工资从10年前的30多元涨到了近百元,责任田里粮棉又连年丰收,家里养的一头母牛每年可以生一头小牛犊,我已经参加了工作,两个弟弟也读大学即将毕业。这时候,父母决定将“道南的家”拆旧建新。青石料做房基,红砖到顶,前出厦,建起了五间新瓦房。随之建起来的还有小东屋,又砖砌了院墙和大门,整个院落按照规划南北长20米、东西宽17.5米,标准的农家院。院子里建了整年装满小麦和玉米的粮仓。父亲说,那些粮食够我们全家吃三年呢。
  “盖一座房子脱掉一层皮”,在回忆盖这些房子的经历时,父亲总是这样感慨。而刻印在我们记忆里,每次回想起来都让我们心疼的,是父亲为盖房到处借钱,到处请人来帮工的不容易。而每次盖房子,母亲负责给帮工的人们做饭,一连十几天,天天白天黑夜连轴转,每一次都熬红双眼,甚至上火要牙疼好几天。直到盖“道南的新家”时,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很多,还请来了建筑队,施工比较有次序,父母减轻了许多劳累。
  “从住在小西屋里起,我就盼着有一天能带你们住上宽敞的大房子,有大门大院子。”在“道南的新家”的院子里,夏天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吃过饭,父亲和我们弟兄几个悠闲地坐着,看着院墙外郁郁葱葱的树林谈天说地,母亲带着妹妹洗碗,说到盖房子的事,母亲这样插话。“这就是庄户人家过日子的理想。”担任工会主席即将退休的父亲,已经习惯于作总结,“其实都是靠国家的政策好。包产到户,农民可以整年吃馒头;恢复高考,你们能从农村考出去,参加工作。要不咱怎么能住上现在的大房子、这样大的院子?”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房子的记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