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意蕴
  

□庞雪莲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新道路,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生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是真正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型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遵循以工业化、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一般逻辑,同时,作为一个历史文化背景及政治制度与西方有着明显差异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在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必定凸显属于本民族的特色,其特殊性突出地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大国优势等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中开创的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化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的现代化。习近平考察朱熹园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最为丰厚的滋养,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色。儒家讲治民三事,庶之、富之、教之。《孟子·滕文公》记载:“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富之”与“教之”的传统治国之道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依旧具有重要意义。《礼记·礼运》对“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构想以及“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理念成为全体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价值根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一直是道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体现了中华文明朴素的生态观,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合思想源远流长,主张“天人合一”“求同存异”“协和万邦”,这是打破现代化霸权崛起模式,向世界树立现代化和平崛起典范的文化基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出来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八大将“四个现代化”写进党章总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难曲折的发展环境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并明确我们的现代化与西方不同,是“小康之家”,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科学的行动纲领,即“三步走”战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现代化建设驶入快车道,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是“民生为大”的现代化。《共产党宣言》中将共产主义描述为“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现代化作为人类追求的社会文明形态,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使命型政党,其价值理念就是为人民服务。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即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的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还包括文化素质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着眼于人的现代化,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到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我们党都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就是通过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作者单位:临邑县委党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意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