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黄河涯镇岳高铺肉饼制作技艺传承人李俊霞——
匠心传美味 香飘唇齿间

李俊霞展示刚出锅的肉饼。记者石秀秀摄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徐展
  7月11日上午11点半,位于德城区黄河涯镇的岳高铺肉饼老店,已坐满了客人。厨房里,厨师埋头忙活着,很快一张张热气腾腾的肉饼出锅了。
  猪肉大葱馅肉饼是招牌。刚出锅的肉饼饼皮金黄,薄且酥脆,面香伴着肉香,和着热气直往鼻子里钻。“肉馅鲜嫩,咸淡适中,汤汁饱满,咬一口唇齿留香。”顾客赵先生去平原办事,特意赶在饭点前回来,“来晚了没座,这肉饼就得吃现烙的。”
  听到顾客夸赞,在店内忙碌的老板李俊霞笑呵呵地说:“岳高铺肉饼出名,不光因为好吃,还因为它历经了上百年的传承,是有故事的肉饼。”
  相传700年前,在现在的黄河涯镇岳高铺村,有一位高姓人和一位岳姓人,常年以烙肉饼谋生,逐渐将其做成了当地特色小吃。明朝时,燕王朱棣途经此地,品尝肉饼后赞不绝口,肉饼的美名传遍全城。后人根据岳高铺村地名将肉饼命名为岳高铺肉饼。如今,岳高铺肉饼成为远近闻名的“德州地方名吃”,还入选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年58岁的李俊霞是黄河涯镇李家桥村人,22岁嫁到岳高铺村后,便跟着婆婆杜桂清学习烙肉饼。她的丈夫家在岳高铺村,祖父辈学到了这门手艺,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李俊霞最初学起烙肉饼,可谓是一波三折。和的面不是硬了就是软了,别人包馅包1斤她顶多包七两,掌握不好火候,时常烙得面皮焦黑。那时杜桂清经营一家饭店,希望李俊霞能接手,看到她烙出来的肉饼,一度觉得手艺要失传了。
  不服输的李俊霞,没黑没白练习,最终熟练掌握了肉饼制作手艺。“和面要用温水,和好后醒30分钟,面团揉起来光滑柔软且有弹性,这样包1斤半的馅也不会破。”李俊霞介绍,肉用的是经过排酸的前腿肉,绞成肉粒状,加入葱姜碎、香油、盐和秘制调料调匀。肉饼好吃的关键就在于秘制调料,其中的调料粉、面酱等配比都是经过多次改良得来,更适应现代人的口味。所有馅都是现调,保证了肉饼鲜香口感。
  擀饼是最体现技艺的环节。岳高铺肉饼尺寸较大,直径40厘米,通常是“里三外四”,即饼心处擀3下,边沿4下,用力要匀,动作要快,力道要稳,才能保证面皮不破,且厚薄均匀。饼擀好后,将其平铺在鏊子上烙。“从包馅到出锅,共五六分钟时间。现在平均一天能卖出六七十张,多的时候100多张。”李俊霞说。
  1991年,李俊霞正式接手肉饼生意,逐步扩大店面规模。2000年,她将店铺迁至黄河涯镇政府附近,注册了岳高铺肉饼商标,并成立德州岳高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现在,她将全部手艺传给了儿媳妇,同时也开始带徒弟,希望能把这项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品尝到肉饼的美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匠心传美味 香飘唇齿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