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韩庄村的“挑杆井”

挑杆井(资料图)


  

□宫玉河
  随着黄河水提供的灌溉之利和自来水的普及,曾经在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井已经罕见了。然而,自古以来,井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无形中形成了浓浓的井文化,例如“背井离乡”“井然有序”“临渴掘井”“古井无波”等成语和典故就是井文化的体现。在平原县城南26公里、张华镇西南6公里处,有一个叫韩庄的村子,一口古井被完好保护下来。
  古井位于韩庄村前街中段路南,青砖砌就,井深10米,井口直径2.5米,水质清澈甘甜,人称甜水井,也叫“挑杆井”。此井即便是村中最年长的老人,也不知道是哪一年所建,又是哪一年在井口安了挑杆。此挑杆初为木质,长约10米,后换用铁管,以一根高3米的木杆为支点,挑杆一头加铁或石配重,另一头拴长绳系上钩子挂水桶下井取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用挑杆将水桶打满水后,用扁担挑回家。80年代以后,家家户户在自家院子里打了简易压水井,“挑杆井”基本闲置下来。1998年,村里组织人力对古井整修清挖过一次,3米以下的井壁未曾动过,很好地保留了古井原貌。2011年,村民韩洪光出大头,村民出小头,全村人集资用上了自来水,“挑杆井”更失去了用武之地。几年前,村里围绕古井建起了砖围栏,把井口用两块水泥石板覆盖起来。旁边的挑杆,也被用铁丝网围了起来。
  挑杆古叫“桔槔”。在古代,人们只能“凿井抱瓮而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后来,人们发明了桔槔提水灌溉。桔槔是用一长一短两根直木做成,一根短木竖在井边或河边,一根长木用绳子横挂在竖木上,横木两头一端系重物,一端系长绳、挂钩。汲水时,把长绳一端挂上水桶,让水桶入井中灌满水,然后把绳子放松,依靠另一端的重物压力,将水桶提至井口或岸边,所谓“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另外,还可以借助井边的树木为直木,只要用绳子和一根横木就可以当作桔槔了。桔槔又名“桥”,桥身是横木,一头是重物,一头是水桶,十分形象。
  据了解,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经熟知并利用桔槔的杠杆原理了。
  韩庄村建于明建文年间,原名刘集寨。后因疫病等原因,村子日渐萧疏。清乾隆年间,韩姓从山东乐安(今东营广饶市)迁移至此落户,人丁兴旺,遂以姓氏命名为韩庄村。
  如今,井和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然而,多少代、多少年积淀的井情结、井文化,却如经年美酒,愈加醇厚绵长。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韩庄村的“挑杆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